【大荔文学·散文·闫孟秋】在河边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307

在河边

原创/闫孟秋

(1)

十月下午的河流平静的像一张纸,厚重的像一本书。
荡漾的心事早已被别人猜透,汹涌澎湃的故事情节也已冲过礁石漫过险滩。结局已定,像十月的秋,像即将分娩的孕妇,三分欣喜,七分踏实。

(2)

水鸟在空中起起伏伏。嘎嘎,咕咕,渣渣,啾啾,喈喈,分不清来自哪一个,辨不来源于那一只。白色,褐色,金蓝色,还有看不清颜色的水鸟,一次一次扑棱棱展翅,一次一次呼啦啦合拢。偶尔,有奋力俯身向水里扎个猛子,一会便从不远的水面露出了头,再扑啦啦抖动身上的水。也有独自一个在水里,几分钟向前动一步,几分钟向前动一步,有时昂了头,挺起胸,作了骄傲状。有时,低了头,侧了身,把羽毛向水面贴一贴,再抖动抖动身子,作了妩媚状。

(3)

河岸满坡满坡的碎花花羞涩得像个还没有长开的小姑娘,不敢张扬,也没有一点心事,和我小时候一样胆怯,单纯。摇摇曳曳的眯眯毛,在十月开始泛黄,结了和针眼大小一样密密的籽。还有很多我叫不上名字的野草河草,它们在一年一年一岁一岁的枯和荣中轮回,这是它们的宿命,也是它们的幸运。

(4)

河边有两个父亲带着两个男孩钓鱼。他们,是河流的主角。

(5)

秋愈深,愈觉傍晚的天黑的特别快。
十数八分钟的时间,阔亮的天空就成了混沌一片,树木,河流,花草,色系渐渐和黛色的天空融合,天际线清晰可见,只是重了几个色差。柳永《雨霖铃》“暮霭沉沉楚天阔”,所说的黄昏时的云霞与雾气大概就是指眼前的情景。
想起了“暮”字,有草,有日,太阳落在草丛上,表示天将晚,多好的意象。很多年以前,花木兰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巾帼英雄男扮女装替父从军的故事传了一代又一代。今天,洛河边的女人就是女人,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进得职场,贴得花黄,从从容容,洒落洒落,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女人的解放。
也想到暮老、暮古、暮耋、暮齿、暮景、暮年、迟暮等等这些行将渐老渐去的词语,更多还是想到了静幽,不是幽静,幽静更神秘,静幽更偏安静,深邃,能让白天所有的喧嚣热闹琐碎渐渐褪去声音,褪去颜色,褪去感知,似空非空,似有非有,有一份浮华后的简约和简单,干净和纯净,平静和散坦。
(6)
十月的河边适合两个人散步。不会因某一件事或者某个话题争吵得面红耳赤,争论个你高我低。也许,互相连一句对话也没有,就那样静静地走着,能听见草丛里羞羞的虫鸣,能看见毛毛草微微的颤动,也许,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
往期回顾:
【大荔文学·散文·闫孟秋】朗然
【大荔文学·散文·闫孟秋】十月一烧寒衣
【大荔文学·散文·闫孟秋】迎着生命里的那束光好好活着
【大荔文学·散文·闫孟秋】想起我的图画王老师
【大荔文学·散文·闫孟秋】“食摞”门户
【大荔文学·诗歌·闫孟秋】渭水秋涨
【大荔文学·散文·闫孟秋】劝慰
【大荔文学·诗歌·闫孟秋】苍穹之下
【大荔文学·诗歌·闫孟秋】知了
【大荔文学·散文·闫孟秋】借得酒家一壶酒,年年清明年年殇
【大荔文学·诗歌·闫孟秋】立秋(同题1)
【大荔文学·散文·闫孟秋】在山里:听雨,赏竹,吃面
【大荔文学·黄河文化行·闫孟秋】黄河对岸的两个男人
【大荔文学·散文诗·闫孟秋】淤泥说
【大荔文学·诗歌·闫孟秋】你说的那些话
【大荔文学·诗歌·闫孟秋】阳台私语
【大荔文学·散文·闫孟秋】说“观复”与“嘟嘟 ——马未都《观复嘟嘟》读后感
【大荔文学·散文诗·闫孟秋】六月最后的呢喃
【大荔文学·短篇小说·闫孟秋】“黑帅”老了
【大荔文学·散文·闫孟秋】仲夏,想起冬天
【大荔文学·散文·闫孟秋】二十四节气杂写(下)
【大荔文学·散文·孟秋】二十四节气杂写(上)
【大荔文学·散文·闫孟秋】又到清明,父母总是在某一瞬间跃入脑海,挥之不去
【大荔文学·诗歌·闫孟秋】漠北行
【大荔文学·游记·闫孟秋】东北之旅
【大荔文学·散文·闫孟秋】走进西藏
【大荔文学·诗歌·闫孟秋】诗歌八首记《红楼梦》人物
【大荔文学·散文·闫孟秋】做饭和写文章
【大荔文学·散文·闫孟秋】上会走

作者简介

闫孟秋, 喜欢用文字记录平淡的生活。有文字在《检察日报》《西部法制报》《渭南日报》等媒体发表。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  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