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疫情】新冠疫情致中国集装箱运输需求疲软︱阿法牛

【航运疫情】新冠疫情致中国集装箱运输需求疲软

阿法牛AlphaBull

支栀

物流行业巨头德迅公司(Kuehne+ Nagel,K+N)的研究报告说,制造业生产仍处于大幅下降的态势,推动货运量集中于次月——届时航运运力削减预计将导致正向和反向航程的舱位短缺和运价的同时飙升。

德迅说,随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国内新冠疫情限制放松,企业与工厂逐步复工,然而目前国际对中国货运的需求疲软。

这家总部设在瑞士的全球货运与物流集团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警告,一旦中国生产势头增强,货运高峰可能造成运力严重短缺,并可能导致运价急剧上涨。

德迅的报告说:“我们初步预计,已获得地方当局批准复工的企业目前大约以正常工作水平的10%-50%利用率运营。复工人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所有从其他省份返回的旅客需隔离14天。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工人尚无法从外省返回工作地。卡车运输和工厂劳动力皆受到影响,因此,预期要到4月份生产水平才会企稳。”

报告说:“港口方面,尽管劳动力有限,作业效率较低,但中国所有主要港口都在运营。由于港口堆场密度达到临界水平、冷藏箱插头持续短缺,上海港、天津港和宁波港仍旧拥挤。缺乏装卸工人导致装卸作业放缓,而武汉港口仍处于关闭状态,尚待进一步通知。”

报告说:“航运方面,航运公司应对措施是,在农历新年停航基础上再增加32个空白航班,每周减少35万TEU的总运力。据预计,一旦工厂恢复生产,货运高峰的出现将导致运力严重短缺。从中国出发的航班被大量取消,未来3至6周内从欧美返程的运力短缺,具体情况取决于航线地理位置。其结果是,无论正向航班还是返程航班,都会因为舱位短缺而导致运价大幅上涨。”

德迅的报告警告说,中国主要港口的交通瓶颈致使集装箱周转时间延长,进一步导致运输网中设备可用性降低。它还表示,航运公司正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宣布增收港口拥堵附加费或成本回收附加费,即刻生效。

此外,普氏能源(Platts)分析师警告称,对中国和北亚市场出口货物的出口商正经受物流限制。在北亚市场,由于去程停航,尚无进行该航线运输的运力,亚洲和美国的大部分地区港口出现交通瓶颈。

普氏能源的报告说:“由于这些地区缺少空箱,目前人们非常关注前往北亚的回程航线,3月1日起承运公司弥补运力短缺,导致运价一定增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航运公司停航导致的损失。需求复苏尾期较长,许多市场参与者对第一季度前恢复不抱希望,故航运企业有望迎来运价上涨。”

资料来源:Lloyd’s List

注:本文为阿法牛公众号独家稿件,转载请事先经过原作者的授权。欢迎转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