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在表的甘露消毒丹的三种方解

这样湿热的天气,
治疗湿热的常用方,
甘露消毒丹用的机会越来越多。
一个方,不同的方解,
运用也有所不一样。
今天我们来看看甘露消毒丹的三种不同的方解。
方解一
分析方法按照功效结合药量来安排,
1君药——滑石、茵陈、黄芩——用量最大的三味药——上清热毒,下利湿热
滑石、茵陈+木通——清热利湿——使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
黄芩是针对热毒上壅的,黄芩作用于上焦,能够清热解毒,又能清热燥湿。
2臣药——石菖蒲、藿香和白豆蔻——芳香,长于芳香化湿,作用于中焦。
3佐药,
(1)木通——增强滑石、茵陈的清热利湿作用,
(2)连翘、射干、薄荷、贝母——共同特点它都作用于上部,都能够清热解毒,散结利咽喉,配合黄芩解决上焦热毒壅滞的问题。
从这角度看,
甘露消毒丹的重心是——上清热毒,下利湿热
其实这就突显甘露消毒丹治疗病理的病因的方面。
方解二
根据功效的分类。三焦分消
1治上焦——上焦热毒(喉肿痛)——黄芩、连翘、薄荷、射干、贝母——清热解毒,清热散结
2治下焦——滑石、茵陈、木通——清热利水的,清利湿热的,
3治中焦——中焦湿邪——菖蒲、藿香和白豆蔻——芳香化湿,
从这个角度,
突出的是甘露消毒丹的治疗的病位广,
可以说是上中下三焦和表里均有。
也很好体现了“分消上下”。
方解三
(一)芳香辛凉宣上透表(重心)
(1)——辛香宣透以达表;此四个药是最重要的。起到达表的作用。走表。
①藿香(偏祛湿),茵陈(偏透热)
②蔻仁(偏祛湿),薄荷(偏透热)
(2)——通利清窍以达上(均能走窍)
①连翘(偏透热),菖蒲(偏祛湿)
②浙贝(偏透热),射干(偏祛湿)
(二)黄芩,滑石,木通——清热利湿(清里之湿热)
这第三种的方解,
来于岐黄国医书院的刘英锋教授,
这样的方解,让这个方治疗的证更加明确了。
病因:湿热
有透湿的中药,也有清热的中药,
这个病因是湿热并重的。
病位:
阳明之表
这个表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一个是五体之表。
比如皮肤、肌肉、经脉。
尤其是肌肉,
一些湿热在肌肉导致的疲劳,就是可以用甘露消毒丹。
另外一个表是苗窍之表。
比如
阳明经脉交于鼻——湿热导致的鼻炎,
阳明经脉经过牙齿——牙龈肿痛,
阳明经脉经过头部——湿热困清窍——头昏沉
还有咽喉,头面部的皮肤病。
……
甘露消毒丹的这两组药物,
就是针对这两个表的。
还有的是,
这样就可以动态的看到这个方的变化。
素来阳明里有湿热,
现在受外邪引动,
形成湿热犯阳明之表。
湿热还容易生痰停聚于阳明之表。
这就是甘露消毒丹的三种不同的方解。
不同的方解,看到的角度不一样,临床应用也有所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