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司马懿的拨乱反正
相关推荐
-
曹叡明明非常忌讳司马懿,为什么还让他成为托孤之臣?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的人,相信对于司马懿并不陌生.要知道这样一个受到曹操,曹丕,曹叡三代重视且忌讳的士族代表,为何又屡屡在曹魏政坛呼风唤雨,独掌大权呢?特别当曹叡临死之时,明明已经五名托孤重臣的他却最后依 ...
-
曹操打的江山,为何只传二代就迅速衰落?是曹操选错了继承人
俗话说有得必有失,曹操征战半生,打下了曹魏基础,最后做了周文王,曹丕迫不及待的篡汉之后.看似欣欣向荣的曹魏离大一统不远了,即使是东吴蜀汉都虎视眈眈的希望消灭曹魏,但是从来没有伤到筋骨. 最后破坏曹魏根 ...
-
曹魏宗亲,为什么最后掌权的是曹真一脉,而非其他人呢?
曹操打天下时,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都表现非常突出,诸夏侯曹与五子良将齐飞,将星闪耀. 可是,到最后,只有当时小字辈曹真的儿子曹爽,作为宗亲代表与司马懿争权. 这是怎么回事呢? 身份不一样的&qu ...
-
魏文帝曹丕与魏明帝曹睿相比,谁的能力更强些,原因又是什么?
魏文帝曹丕,华夏历史长河中的三国时期开创者.魏明帝曹睿,三国时期魏国政权的第二位继承者.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曹丕与曹睿除却父子身份外,其实更像是一种创业者与继承者的关系.历史上关于曹丕与曹睿的能力 ...
-
曹操花34年建立政权,为何只传三代就灭亡,是因为继承人选错吗
曹操从公元189年在陈留郡起兵开始,到公元220年去世,用了34年时间,以官宦之后的身份,建立了一个占据天下十三州中九个北方核心州的政权,从曹丕220年篡位建立魏朝开始,到公元265年司马炎学当年曹丕 ...
-
为什么曹操的曹魏会被司马懿取而代之?根源是什么?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开始掌握曹魏大权,并最终在司马懿孙子时实现司马氏家族建立新王朝并统一天下.本来大有希望统一天下的曹魏却为他人嫁衣裳,从曹丕代汉到司马懿夺权成功间短短29年,曹魏从政权建立到大权旁落 ...
-
诸葛亮司马懿和诸葛恪,三个托孤大臣的三种不同结果
曹昂死后,曹丕就是曹操的儿子中最年长的.曹丕生于公元187年,曹操死于公元220年,这时候曹丕已经三十三岁,在当时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成年人了,曹操根本不需要托孤. 曹丕死于公元226年,时年40岁.继位 ...
-
曹爽的无能和荒唐使司马懿顺利夺权 ——闲聊高平陵事变的前因后果之一
戏曲界有"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国"之说,可见三国故事之多,随便一个人.一件事,都可以聊到天昏地暗. 其实对历史专业的人来说,三国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道三国在历史长河中 ...
-
三国“厚黑人物排行榜”。一,司马懿。(一...
一,司马懿. (一)厚黑名言: 1,臣一路走来,没有敌人,看见的都是朋友和师长. 2,人不能怯懦,但不能不知敬畏,要学会敬畏自己的对手. (二)厚黑评价:藏得够深,忍者神龟. (三)厚黑典故: 1,诸 ...
-
司马懿夺权成功是因为命长?公元249年2月5日司马懿政变夺取大权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司马懿夺权成功是因为寿命长?公元249年2月5日司马懿政变夺取大权 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夺取曹魏的实权,主要是两个原因. 第一, 他的能 ...
-
水镜先生为什么只向刘备推荐“卧龙凤雏”,未提自己的侄子司马懿
踏破璀璨的历史长空,瞭望星辉里斑驳的流光闪烁,千年的风霜,冻结了多少英雄传说,那古今横贯的天地长线,串联着生命最初的力量,带给人惊奇,带给人追忆,那历史的浩繁画卷,是永不老去的心灵天宇.反观历史,我们 ...
-
江苏一口井突然冒出黑水,竟无意打开司马懿皇陵!专家:终于找到
我国在封建时期十分讲究礼义,对于葬礼也有许多讲究,白居易就曾描述过送葬场面"送葬万人皆惨澹,反虞驷马亦悲鸣".这么宏大的场面足以可见人们对葬礼的重视程度.当然在一些名门贵族入葬的时 ...
-
司马懿千算万算,却漏掉一个孩子,最终此子逆袭,灭了司马一族
三国时期,有众多出色的谋士.诸如郭嘉,诸葛亮,许攸,徐庶等人.然而,真正笑到最后的却只有"司马懿"一人而已.司马懿凭借自己的聪明才华,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最后更是辅佐曹丕上位,成为了 ...
-
汉朝历史人物——司马懿(十七史百将传,司马八达)
司马懿(179-251年),208年为文学掾,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睿.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 ...
-
不管是斗智还是斗勇,司马懿都不在诸葛亮之下!
孙权还是让诸葛亮失望了,他虽然三路大军北伐,可终究还是没有蜀国那样的决心,合肥新城迟迟不能拿下,让孙权心生犹豫,一听说魏明帝的军队即将到来,就主动撤退回家了. 孙权可以轻易放弃北伐,诸葛亮不能放弃啊, ...
-
司马师有何才能,接下司马懿的担子?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公元249年,发生一件大事,那就是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从此夺得了曹魏军政大权,不久曹爽被诛杀,曹氏宗室力量日渐薄弱,司马氏得以完全掌握 ...
-
为什么曹爽只是要了司马懿的权,而司马懿要了曹爽的命?
如果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后,不杀曹爽,曹爽能否翻盘呢? 首先是从司马懿个人经验的角度来看,司马懿是在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人之后,才等来了一个专权擅政但是并没有多少真才实学的曹爽,终于一举通过兵变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