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出:奇妙的中药 合欢中医公众号给大家拜年了,衷心感谢各位对公众号的关注与支持!祝愿各位牛年大吉...

一、王庆国教授:枸杞子有六大功效

枸杞子为茄科落叶灌木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甘,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止咳之效。

枸杞子味甘性平,历代本草书中均记载其有补益强壮的作用,云其可补肝肾,益精血,不论精血亏虚,肾阳不足均可用之。枸杞子虽为补阴之主药,实属平补阴阳之品。《本草汇言》对枸杞子的评价甚高,认为其兼有人参、黄芪、当归、熟地、肉桂、附子、知母、黄柏、黄芩、黄连、苍术、厚朴、羌活、独活、防风等药的特点。按其说法,枸杞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之功。笔者认为其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1

补阴益肝肾

从历代医家的论述来看,枸杞子以补益肝血肾阴为主,常用于精血亏虚证。如龟鹿二仙胶,治疗肾虚精亏,遗精滑泄,腰膝酸痛,阴阳俱虚,以之配鹿茸、龟板、人参同熬胶服。治肝阴不足胁痛的一贯煎,以之配当归、熟地、沙参、川楝子、麦冬;治肝肾阴虚之两目昏花、头晕耳鸣的杞菊地黄丸,以六味地黄加枸杞子与菊花。

2

助阳强阴道

枸杞子不仅能补阴,也能助阳。陶弘景谓其“补益精气,强盛阴道”;陈士铎云其“兴阳常使阳举”;俗谚有“离家千里,不食枸杞”之说,均是谓其有兴阳助阴道,增强性能力的作用。笔者在临床上对于阳痿早泄,性欲低下的患者,常以此药配伍仙茅、仙灵脾、蛇床子、熟地、韭菜籽、鹿茸等,疗效可期。

3

补虚防衰老

《神农本草经》云枸杞子“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陶弘景谓其“补益精气”;《食疗本草》称其“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可见古人认为枸杞子有强壮补虚,提升精力、延年益寿的作用。故很多延年益寿的方中配伍有枸杞,如龟龄集、延年广嗣丸、还少丹等。对于平常之人,为了延年益寿,也可以枸杞子、西洋参、黄精、佛手各3克为基本方,代茶饮,另据个人体质情况略作加减即可。

4

降火止齿衄

枸杞子止血,多数本草书未载,但《本草述》载其治“诸见血证,咳嗽血”,谓其有止血之功。国医大师朱良春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认为枸杞子确有止血之功,尤其对于慢性肝病所致的牙龈出血效果最佳。用法为:每日用枸杞子30克煎汤代茶,连服数日即可见效。

朱良春认为:“血证病因,千头万绪,约言之,缘阴阳不相维系,其阴虚阳搏,宜损阳和阴;若阳离阴走,宜扶阳益阴;但肝肾精血交损所致之失血,非偏寒偏热所宜,枸杞则为当选之佳品。”从治疗肝病齿衄来看,此种出血的原因是因为肝肾精血亏损而浮阳上扰,迫血外溢,似此者不唯齿衄,只要病机相合,凡是精血不足,浮阳上扰之鼻衄、咯血等,在辨证方药中加入枸杞均可提高疗效。

5

滋阴止胃痛

枸杞子不唯入肝肾经,亦入肺胃二经,王好古认为其“主心病嗌干,心痛”,此处之心痛,当指胃痛而言。从嗌干来看,当属阴虚之胃痛。

刘渡舟对于阴虚性肝胃不和所致的胃痛,症见舌红苔少,咽干,脉细者,常用一贯煎与叶氏益胃汤合方化裁治之,方用:枸杞、沙参、当归、生地、麦冬、玉竹、石斛、川楝、生麦芽、绿梅花等,本方对于重症萎缩性胃炎合于此病机者疗效甚佳。

朱良春对于萎缩性胃炎见有口干、舌红、苔少、脉弦细者,常于辨证方中加重枸杞之量,恒收佳效。有时单用枸杞子10克,每日两次食前嚼服,亦有较好的疗效,甚至对于伴有肠化者,效果亦佳。

6

补阴治消渴

王好古认为枸杞子“主渴而引饮,肾病消中”,《本草述》云其“疗消瘅”,均言及其有治消渴之功效。笔者在临床上常与黄芪、生地、山药、葛根、鬼箭羽、山萸肉配伍,对于气阴不足之糖尿病有效。

枸杞子入汤剂常用量为10~20克,代茶饮3~5克,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


二、桑叶功效拾遗:降血压抑制血糖上升,补虚止盗汗

唐伟华,1941年出生,男,四川岳池人。出生中医世家,幼承家学,师侍乃父在中先生,习内妇儿科。问道针灸名家杨景成先生。20世纪60年代,赴成都中医学院,在文琢之先生门下进修外科。尔后悬壶乡里。20世纪80年代初,奉调岳池中和职业中学,从事中医启蒙教学,直至退休。在中医报刊,发表论文20余篇。

桑叶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能疏散肺、肝二经邪气,乃辛凉解表药物。为治疗风热咳嗽、扁桃腺炎、头痛发热、目赤肿痛之良药。用桑叶、菊花、夏枯草水煎服。此即人所熟知的“夏桑菊颗粒”处方。

桑叶具有较好的降压功能:

药理研究,桑叶中含有降低血液黏度的黄酮类成分,所以在改善高脂血症的同时,又有预防心肌梗死和脑出血的作用。高血压患者每日用15~20g桑叶,煎汤代茶,能有效控制血压上升。

桑叶还可抑制血糖上升:

作者治疗糖尿病,常于辨证方中加入桑叶(或蚕沙)疗效可增。据现代研究,桑叶具有抑制血糖上升的作用。所以多喝桑叶茶,可提高葡萄糖耐量,防治糖尿病的发生,明显抑制食后血糖上升。

桑叶又为止汗良药:


桑叶止汗,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桑叶除寒热出汗。”《本草撮要》亦认为:“以之代茶,取经霜者常服治盗汗。”盗汗乃夜间入睡后汗出。为何桑叶须用“经霜者”?盖经霜桑叶,得秋金之气最全,药力最厚。《百草镜》也认为:“须大雪压过,雪霁天晴采下,线穿悬户阴干,其色多青黑色,风吹作铁器声,故名铁扇子,冬至后采之良。”作者也常用冬桑叶治疗顽固性盗汗、阴汗。

宋·张杲《医说·上册·卷四》中还记载了一则用桑叶治愈20年盗汗的故事:严州山守有一游僧,形体羸瘦,饮食甚少,每夜就枕,遍身汗出,迨旦,衣皆湿透。如此20年,无复可疗。唯待尽耳。监寺僧曰:“吾有药绝验,为故治之。”三日宿恙顿愈。遂并受以方,乃单用桑叶一味,乘露采摘,焙干研末,空腹温水调下二钱。

若说桑叶有补益功效,恐怕许多人不会相信。实则古人早已用其补虚。如古方“胡僧桑麻丸”,即以桑叶为主组成的方剂。方是桑叶去梗茎500g,黑芝麻(炒)125g,共研为末,白蜜适量为丸。早晚各服10g,开水下。此方有滋养肝肾,祛风明目的功效。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迎风流泪。

《本草逢原》还称:“久服(此方)须发不白,不老延年。”说明桑叶确能补虚。头发脱落或头发疏稀,多为气血不足,也可用桑叶、芝麻叶(或者芝麻梗)煮淘米水煎后洗头,不到10次,头发即可长出。这在《千金方》中就有记载:“治头发不长,桑叶、麻叶,煮泔水沐之,7次,可长数尺。”少年白发,用霜桑叶为末,白开水送服,长期坚持服用,白发可逐渐转黑,面容亦转红润。

现代研究也证实,桑叶有类似人参的补益和抗衰老作用。人参属于温补,而桑叶属于清补,老幼均可,四季皆宜。

此外桑叶煎水,温洗眼目,还有止泪明目的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