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读︱麦家解读《老人与海》:从俗世中来,到灵魂中去(节选)

麦家解读《老人与海》:从俗世中来,到灵魂中去(节选)

大家知道,海明威一直是以塑造硬汉著称的,但在这部小说里,老人圣地亚哥一出场,你就发现他不是一个“硬汉”的角色。他是个倒霉蛋,失败的角色,84天没钓到鱼,连马诺林的家长都把他抛弃了,马诺林很同情他。

小说一开始就是老人和小孩之间简单的铺陈,因为老人运气很背,连续84天钓不到一条鱼,小孩的父母不允许他跟师傅一块儿出海,孩子很同情他。一个孩子都同情的老人,他内心当然是非常落寞的。正因为落寞,所以小孩对他的关心就显得更加温情脉脉。

温情,是这部小说开始就垫下的底色。海明威为什么把温情作为小说的一个底色?因为这部小说真正的敌人是大自然,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弱小的、无助的,我们需要互相关心、关怀,需要手牵手、心连心。对人的怜悯,通过小孩对老人的同情、关心,四两拨千斤地暗藏在了小说的芯子、底部,也为后来我们同情和爱上这个老人埋下了伏笔。

小说开始节奏非常舒缓,老人内心也很灰暗,但他没有灰心,照样带着希望出海。希望在某个时刻实现了,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鱼成了胜利果实;硕果引来了一群贪婪的鲨鱼,斗争随之开始,小说的节奏也随之加快。

斗争那么惨烈,鲨鱼成群结队而来,向孤独的老人发起一轮轮攻击;老人那么值得人同情,没有武器,没有帮手,没有粮食;他只有一颗不认输的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弃与鲨鱼搏击,不放弃人的尊严,不放弃他的希望。

海明威设计了种种条件,轮番上阵,让老人去完成一个人类伟大的任务:你可以把我毁灭、杀死,但你不能把我打败。

这是小说最精彩的一句话,也是后来被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小说的“画龙之睛”。它道出的是人类共同的心声,象征的是人类共同的命运:我们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没有希望,不能失去斗志。

整部小说充满了象征和隐喻,毫无疑义,老人圣地亚哥象征的就是一个英雄,他在大自然面前,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用超人的毅力和意志战胜千难万险,塑造人类的伟大和尊严。

那么马林鱼象征什么?它象征着人的梦想,人对自己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在追求的过程当中,可能是充满坎坷的,但你不能放弃。正如老人圣地亚哥一样,他在84天一无所获的情况下,依然不放弃,于是有了85天,和那条硕大无比的马林鱼的相遇。

马林鱼的出现,是小说的一个小高潮,如果小说就此结束:老人拖着一条罕见的大鱼回到村里,像战士戴着勋章从战场回到故乡,人圆梦圆,皆大欢喜,这会是一个浪漫主义的作品。浪漫主义是戏剧的、甜蜜的,同时也不免是轻薄的。这是18、19世纪文学的主流,到了20世纪文学已经从宗教中独立出来,不甘于简单地劝人向善,它要挖掘人性,把人放到火上烤,丢进油锅里去煎,于是鲨鱼出现了。

那么鲨鱼象征什么?当然不是评论家,虽然有些评论家确实也有鲨鱼的嘴脸和手段,鲨鱼就是敌人,是对手,是一个捣蛋鬼,象征着我们生活当中的一些不可知的灾难,一种破坏力,一种恶势力,是我们生活中的阴暗面,是我们追求幸福的绊脚石。人类发展经受的苦难比海深,就是因为大海里四处潜伏着险恶的鲨鱼,有时我们也是自己的鲨鱼。同时,鲨鱼也是塑造我们人类强大的一个道具,如果没有鲨鱼,老人伟悍的一面也就没了支撑。

我想,前面的那几个象征,或者隐喻,大部分读者都能够领略到。但这里面有一个象征,有一个意象,有些读者可能会忽略掉,那就是狮子,那只经常出现在老人梦中的狮子——包括小说最后,老人拖着疲倦的身体,回了家,上了床,很快就睡着,然后做了一个梦,在这个梦里,依然出现了狮子。

这只狮子毫无疑问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它到底象征着什么?已有很多的解读。我个人觉得,它象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信仰。如果说马林鱼象征的是一种现实中的美好的东西,它是物质层面的,那么狮子就是精神层面的

狮子,是一种精神,是一个人在走向梦想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力量。没有这种力量,你不可能收获美好,因为人世就是这样,人生多险,命运多舛,我们必须要让内心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坚定的东西,梦想的东西,因为梦想而不止步,不屈服,敢抗争,勇拼搏。什么是梦想?全世界的黑暗也灭不掉一豆烛光,是这种信念和追求。我觉得,狮子就是这样的梦想,是放在我们精神深处的一种力量的象征,一种打不败的雄心壮志。

总而言之,正如王小波讲的:“《老人与海》讲的是一个老渔夫的故事,但是在这个故事里面,却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我佩服老人的勇气,佩服他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也佩服海明威。”

好的小说就是这样,用虚构出来的一些特殊的故事,反映人类普遍的精神;虚构不是虚假,而是更宽广深厚的真实。

(节选自《好好读书:名家给年轻人的读书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