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产生了艺术,艺术创造了经典,经典永流传!
相关推荐
-
辛丑牛年正月初八“谷日节”,重读唐·李绅《悯农二首》
辛丑牛年正月初八"谷日节", 重读唐·李绅<悯农二首> 今天是辛丑牛年正月初八日,我国民间传说大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又称"谷日节".人们在这一天会祭 ...
-
潘天寿:艺术讲创造,不要以学像我为满足。
潘天寿(1897-1971) 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浙江宁海人.早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得经亨颐.李叔同指导.1923年至上海,常请教于吴昌硕,受其器重.先后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新华 ...
-
读书 | 艺术必备的30个经典理论
读书 | 艺术必备的30个经典理论
-
金候【以艺术之名,致敬经典】--传承书画人物
[以艺术之名,致敬经典]--传承书画人物 中国文化与中国书画之所以能够传承几千年,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息息相关,也与中国文人对文化的包容性分不开.中国书画在发展中切勿忘记传承,因为中 ...
-
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口头文学
肖旭 口头文学是用口头创作.以口传播,这种口头的文学是无形.不确定的.在流传中不断改变和加工,而且是集体性的,它是民间百姓的文学方式.打油诗.民间歌谣.民间故事是数量最多的三类.其它如对联.绕口令.谚 ...
-
刘德龙艺术专栏:张大千泼彩艺术的创造与局限
1967 張大千 <瑞士雪山> 张大千泼彩艺术的创造与局限 刘德龙 [摘要]:泼墨泼彩艺术以"泼"的方式,摆脱艺术创作中理性与程式的羁绊,在偶然的效果中发现.寻求 ...
-
王先好【以艺术之名,致敬经典】--传承书画人物
[以艺术之名,致敬经典]--传承书画人物 中国文化与中国书画之所以能够传承几千年,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息息相关,也与中国文人对文化的包容性分不开.中国书画在发展中切勿忘记传承,因为中国书 ...
-
精美绝伦的敦煌艺术(精选10款经典抄经)。只欣赏,不解释!
精美绝伦的敦煌艺术(精选10款经典抄经)。只欣赏,不解释!
-
美学艺术鉴赏:赏著名经典女性油画:怦然心动!
西方油画的发展经历了古典.现代和现代的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油画以那个时代的艺术思想和技术制约为主,呈现出完全不同和持续的发展.他经历了原始艺术.古埃及艺术.古希腊艺术.古罗马艺术.中世纪艺术.德国文艺 ...
-
陈子庄的艺术思想:艺术是创造, 是无中生有!
艺术究竟是什么? 陈滞东先生曾在<石壶论画语要>中,解读陈子庄的艺术思想 ▲陈子庄晚号石壶,一生坎坷,生前寂寞,去世多年后被人们"重新发现",称为"中国的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