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痞闷,嘈杂,脾胃失和,上热下寒证,试试张仲景的半夏泻心汤
相关推荐
-
一个化解老胃病的千古名方
这个方子是什么呢?张仲景的半夏泻心汤. 张仲景生活的年代,那是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连年征战,老百姓颠沛流离,居无定所,饥一顿,饱一顿,最容易受影响的就是人的脾胃,所以那个时候有胃病的人也不在少数.先师 ...
-
经方补:茯苓饮(脾胃虚弱,胃内停水)
茯苓饮 [原文] 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 右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出自] <外台> [组成] 人参 白术 茯苓 橘柚 ...
-
半夏泻心汤,有三个证最重要
中医书友会
-
半夏泻心汤等五个方证的应用
半夏泻心汤等五个方证的应用
-
治脾胃气虚,痰饮内生,呕吐痞闷,不思饮食,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
[处方]人参3克,白术6克,茯苓6克,甘草2克,陈皮2.5克,半夏3克,砂仁2.5克,木香2克. [功能主治]益气补中,化痰降逆.治脾胃气虚,痰饮内生,呕吐痞闷,不思饮食,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 [用 ...
-
【脾胃不好,看看三味药大全】1、胃脘痞闷...
【脾胃不好,看看三味药大全】1、胃脘痞闷...
-
乌梅败酱治肠炎:乌梅12~15克,败酱草12克,黄连6克,木香9克。清热化湿,调气行血,健脾抑肝。 主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长期腹泻,大便粘滞或带脓血,腹痛坠胀,或里急后重,脘腹痞闷,纳少乏力,面色黄白,舌质
乌梅败酱治肠炎 乌梅12-15克,败酱草12克,黄连4.5-6克,木香(后下)9克,当归10克,炒白芍12-15克,炒枳实10克,太子参12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葛根12克,炙甘草6克. ...
-
结胸与痞闷医案六条——小陷胸汤
5小陷胸证--刑锡波医案 樊某,女,41岁,家庭妇女.病史:因肝气郁滞,心中烦闷,胃脘胀痛,奄奄似不相续.五六日后,胀痛延及胸膈,按之尤剧,饮食不思,心中烦热,舌苔黄腻,脉象沉弦.此乃肝中郁热影响脾胃 ...
-
半夏泻心汤,治胃溃疡、痞闷、呕逆、幽门螺杆菌等肠胃病
黄煌,1954年出生于江苏江阴,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政协常委委员.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副主委.农工民主党南京市委主委. 古代治疗痞病的专方,传 ...
-
虚劳,体倦骨疼,羸瘦少力,心忪胸满,痞闷不食
[处方]黄耆(蜜炙)2两,官桂2两,秦艽2两,肉豆蔻2两,煨柴胡2两,荆芥2两,白芷2两,川芎2两,鳖甲(醋炙)2两,桔梗2两,当归1两,莪术(炮)1两,麦门冬(去心)1两,白芍药1两,人参(去芦)1 ...
-
胸腹痞闷方-陈文伯教授
胸腹痞闷方-陈文伯教授
-
痞满,痞闷,吐血便血,上热下寒——附子泻心汤
4上热下寒--刘渡舟医案 佟某,女,26岁.患大便干结,数日一次,腹不满,牙床肿痛,口腔溃烂,口渴欲饮,小便黄赤.至午后日暮之时则头面烘热而赤,此证每月一发,多在月经来潮之前,病已一年.始以为胃肠燥热 ...
-
气郁型胸满痞闷效验方
<丹溪心法·六郁>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 人体之气是人的生命运动的根本和动力.生命活动的维持,必须依靠气.人体的气,除与先天禀赋.后天环境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