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然丢了状元,但他的诗却一直红到现在,史学著作冠绝有清一代
相关推荐
-
言外有世:清代的政学嬗变与掌故的兴衰现象
掌故著述的兴衰,取决于政治.学术的交互作用.编撰掌故,是学者在时会转移.学术嬗变的历史背景下自觉进行的著述活动,有裨于著史传统的复兴,表现出撰述者的现实关怀与经世意识.这一现象实为晚清史学经世思潮序曲 ...
-
赵翼:与状元擦肩而过的史学家
赵翼:状元擦肩去,史坛立身来 "史无前例"之时,几乎所有以前文人的作品,皆可冠以"封资修",即使如岳飞,甚至连<林海雪原>的杨子荣都被批为" ...
-
状元真的没有那么好中
小时候,无论是听战鼓书还是听大戏,亦或是听老年人讲故事,只要一说到赶考的落难公子,一准就能中上状元.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状元真的没有那么易得,不仅如此,有人还一波三折,差点与状元擦肩而过.失之交臂. ...
-
丢 失 的 缘(现代诗)•龙行天下•
·原创/作者:侯树昌· ·现代诗· 丢 失 的 缘 ·龙行天下· 我用尽一生的时间 寻找丢失的缘 ...
-
又到金榜题名时,此人连中六元,人称六元状元,乾隆写诗盛赞
老苏州人都知道人民路沧浪亭北的三元坊,以前这里还有座高大雄伟的花岗石牌坊,现在牌坊已拆除,这是为钱棨而建立的,钱棨是清代人,他曾连中"三元",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六元状元& ...
-
唐诗与考试|状元崔曙夺魁命题诗《奉试明堂火珠诗》,竟是让人脊背发凉的一语成谶
在唐代参加科举考试,因为诗写得好而进士及第,这不稀奇.因为一首命题诗写得特别好,而拿了状元的事情,就比较罕见了.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进士科,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本科进士第一名,也就是状元得主,乃 ...
-
看看状元们写的诗,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一.贺知章 武周证圣元年(695)乙未科状元,<全唐诗>存其诗二十一首.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张九龄 武周长安二年 ...
-
状元吴宽《种竹诗卷》,一派苏字风流!
吴宽<种竹诗卷>纸本行书 28.2×586.2cm 弘治七年(1494)上海博物馆藏 吴宽<种竹诗卷>释文:人間此日六月六,獨臥北窗逃暑溽.起來手校百家書,種樹新編存舊籙.今朝 ...
-
状元吴宽《种竹诗卷》,一派苏字风流
吴宽<种竹诗卷>纸本行书 28.2×586.2cm 弘治七年(1494)上海博物馆藏 吴宽<种竹诗卷>释文:人間此日六月六,獨臥北窗逃暑溽.起來手校百家書,種樹新編存舊籙.今朝 ...
-
状元博物馆必背诗
状元博物馆必背诗
-
状元们都是这么记高中生物实验的,难怪不丢分!
一.考纲要求的课本实验1.观察类实验在此类实验中常综合运用显微观察技术.染色技术.玻片标本制作技术等.归类如下:实验名称观察方式观察对象显微镜玻片标本染色剂生物材料观察叶绿体原色观察叶绿体高倍临时装片 ...
-
北宋名相王安石如何用4个字,成功把到手的状元给弄丢了?
文/晚风暮雨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改革家和文学家,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年轻时参加科举考试,成绩排名第一,却因为文章中出现4个字,惹怒了皇帝,最终与状元失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