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看台 | 朱宏:将绯闻进行到底
我们一直期待着你的关注| 第 218 期

刘刘是个作家,也是个副局长。是作家就不可避免地会与女作家女读者见面,是局长就要尽量小心与女士接触。刘刘已经很小心了,但还是陷入了难以摆脱的绯闻之中。要说这场绯闻也并非空穴来风,有物证有人证,让听见的人不得不信。
绯闻最早源于一张报纸。局里有人名叫金话筒,金话筒姓金,业余业内时间喜欢传播八卦消息,人送一个绰号曰“话筒”。那天金话筒正在阅读当地晚报的情感版面,忽然在配发的照片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哦,天哪,这不是刘局长吗?金话筒把报纸传给同事看,群众的眼睛确实是雪亮的,刘局长虽然只出现在画面的背景上,那笑容那手势是那么熟悉,大家一致认定这是百分之百的刘局长。倘若刘局长一人出现还则罢了,要命的是刘局长的旁边还有一位面若桃花的美女。眼睛更为雪亮的人发现了更大的问题,这张照片可是在市迎宾馆的大堂照的。刘局长和一位美女在宾馆干什么?还能干什么!
其实刘局长也看到了这张报纸和这张照片。刘局长想起来,那天省会某大学中文系研究生赵倩来本地调研,请自己和本地几位作家座谈,吃饭前大家就座在宾馆的大堂闲聊,不想就变成了照片的背景。那天确实有一个报社的记者在宾馆采访,刘刘记得还跟那位记者打过招呼。嘿,明明四五个人嘛,怎么只照下了我。刘刘付之一笑,随手把报纸丢在了一边。
当天,看到报纸的还有刘刘的夫人。毕竟在一张床上睡了十五年,夫妻间还是了解和信任的,刘刘用了半分钟解释,也就没事了。但是单位里的事情却比较麻烦,大家不会主动来问你,你也没法一一去解释。于是同事们看刘刘的眼光就变得怪异起来,女同事见了刘刘,捂着嘴“嗤嗤”地笑,男同事则装得一本正经。
你发现没有,大家最近怪怪的。刘刘问司机。
司机双眼紧盯前方说,刘局,别怪我多嘴,以后这种事要隐秘点。
这之后刘刘才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心想,管他呢,过一阵就没人传了。
但是事情并没有按照刘刘所想的那样发展,不久之后绯闻传遍了全局。对绯闻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是另一起事件。事件的揭密者仍然是金话筒。金话筒说,上周六下午他亲眼看见了刘局和报纸上那个妞。金话筒还说,当时我正准备从卡布基诺门口过去,忽然看见刘局和那妞从里面出来,上了一辆出租车。我赶紧闪到了一边,我的娘呀,被领导发现我发现了他的隐私将来是不会有好下场的。金话筒的描述极有现场感,在传播了若干小时后,现场感就更为强烈了。
刘刘没有想到那次约会也成了绯闻的材料。那天赵倩把上次调研所整理的材料送来请刘刘等人审阅,然后要具名,以证材料属实。因为时间紧迫,大家就集中在卡布基诺边喝咖啡边阅读。刘刘读完后说要先走一步,去局里处理一件事情。当时赵倩说,刘老师您还欠我一本书呢。刘刘一拍脑门说,看我这记性,丢在办公室了。于是两人一同离开了卡布基诺,去办公室取书。
刘局和一位美女在咖啡厅干什么?还能干什么!
第二轮绯闻事件冲击波之强烈让刘刘始料不及,不久局长找刘刘谈话。局长说,身为一个年轻有为的领导干部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刘刘在局长的办公室局促不安,看起来好像真的有那么回事。临出门的时候,局长半开玩笑地拍了拍刘刘的皮带,说,要系紧它。
刘刘从局长的办公室出来,脸色铁青。大家风传,刘局真的出事儿了。
一连几天刘刘闭门思过,金话筒说这次的事够刘局喝一壶的了。
一个周五,刘刘分别通知金话筒等人,要请他们吃饭。金话筒诡秘地对大家笑笑,看看,刘局开始收买人心,平息绯闻了,走哇,不吃白不吃。
聚齐了人,点了菜,刘局不说开席,大家谁也不敢动。刘刘不停地看表,说要等一个人。七点三刻,包房门被推开,赵倩款款而来。刘刘说,亲爱的,坐我旁边。此言重重地扣击在人们的心坎上,若非当事人在场,一定会引来一片哗然,但这会儿却呈现出一种虚假的沉静。刘刘接着说,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就是我的绯闻。然后刘刘提议,来,为我的绯闻干杯。于是大家极不自然地举起了酒杯。
刘刘又说,我还要单独和我的绯闻干一杯。
这天晚上,刘刘一口一个绯闻。桌子上的空气由凝滞到舒缓,由舒缓到热烈,由热烈又达到了自由。结束的时候刘刘踉跄了一下,赵倩一把搀起刘刘问,刘老师,您不要紧吧?刘刘说,不要紧,走,咱们弄点绯闻去。
望着刘刘他们远去的背影,有个不开窍的伙计说,他俩还真的就是这回事儿。金话筒说,放你的屁,真有事,谁还在这儿进行自杀性表演,这事到现在弄得挺没意思的。
- 关于作者 -
朱宏,笔名无业良民。作家、策划人、编剧,河南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国内外报刊,有作品获得文学奖项。
阅读往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