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涎丹制法用法服法之一二
相关推荐
-
控涎丹的制作
按照控涎丹的组成,我买来了甘遂.大戟.白芥子各50克. 甘遂50克5元,大戟50克40元,白芥子50克3元,合计48元. 第一步:打粉,分别进行打粉. 第二步:称量,每味药各15克. 第三步:拌均, ...
-
肩背疼
水湿不除,泻终难止,先予控涎丹,再议运中州.以控涎丹一丸(五克)后,再以理中丸善后.本方由十枣汤演化而来,用其治阳萎理亦如此.药用甘遂大戟白芥子.本方治久泻的指征,只要是温补不效,有痰饮见症,苔滑腻 ...
-
134期 控涎丹
控涎丹出自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又名妙应丸,至清·王洪绪则称之为子龙丸.<圣济总录>所载"趁痛丸"方药与此相同,时间较陈氏为早.控涎丹由仲景十枣 ...
-
中药甘遂一般用量是多少克
甘遂苦寒,有毒峻烈,泄水逐饮: 消肿散结:用治腹水,饮留胸膈. (一)传统用法 甘遂性寒,味苦,有毒,入肺.脾.肾经.功效为泄水逐饮,消肿散结. 本品苦能泄降,寒能除热,功能通利二便而为泄水湿之峻药, ...
-
效方:控涎丹,治“痞满”、气鼓。
王姓患者,年龄50多岁,病"痞满",病已30多年,回忆说20几岁时,有一次正吃饭,因事生了气,从此便觉胃脘连两胁胀,闷,撑(月真),轻时只觉不舒,重时胀闷难耐,二三十年不断的治疗, ...
-
一个名方:控涎丹
<洛医汇讲>有一妙语:"用方简者,其术日精." 控涎丹正合此意.出自南宋陈无择<三因方>,用药三味: 大戟.甘遂.白芥子. 后代医家对本方颇多赞誉,称 ...
-
中药处方的用法之服法(二)
中药处方的用法之服法主要包括服药时间和服药方法两种.下面我将分别给大家介绍服药时间和服药方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服药时间 服药时间:一般来说,宜在饭前服用: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用:滋腻补益药, ...
-
和气汤 方药为“忍”与“忘”二字。 用法:上两味和匀,用“不语”咽下。服后要饮醇酒一二杯,飘飘然半酣尤佳。 功用:专治怒气、闷气、抑郁不平之气,对情绪不稳,性情暴躁者亦有效。
和气汤 方药为"忍"与"忘"二字. 用法:上两味和匀,用"不语"咽下.服后要饮醇酒一二杯,飘飘然半酣尤佳.此方亦出自<古今医统大全&g ...
-
【东直门医院内科协定处方集(含制法、用法)】
东直门医院内科协定处方集(含制法.用法) 健中合剂 成份:赤芍药15克.杭白芍15克.嫩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干姜7.5克.大枣5枚.饴糖50克. 制法:上药水煎两次,取汁内服,饴糖另冲. 功能: ...
-
【东直门医院外科协定处方集(含多种皮肤病外用制剂,附制法、用法)】
东直门医院外科协定处方集(含多种皮肤病外用制剂,附制法.用法) 当归饮子丸 成份:生地黄500克.白芍500克.川芎400克.当归500克.黄芪500克.女贞子500克.白蒺藜500克.荆芥400克. ...
-
东直门医院内科协定处方集(含制法、用法)
健中合剂 成份:赤芍药15克.杭白芍15克.嫩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干姜7.5克.大枣5枚.饴糖50克. 制法:上药水煎两次,取汁内服,饴糖另冲. 功能:温中散寒,缓急止疼. 主治:脾胃虚寒.腹中 ...
-
必收藏:皮肤病奇方大全集(含制法主治用法)
1.1.1 一扫光配方:苦参 黄柏各500g 烟胶500g 枯矾木鳖肉 大枫子肉蛇床子 点红椒 潮脑 硫磺 明矾 水银 轻粉各90g 白砒15g[[制法]]共研细未,熟猪 ...
-
【用方】要用好控涎丹,需要深刻理解它的用法的妙处!
控涎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甘遂.大戟.白芥子各等分 [用法]上药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食后,临卧,淡姜汤下5~10丸.亦可作散剂,每次服2g. [主治]爽涎伏在胸膈上下,变为 ...
-
丹道四大秘丹之毒龙丹制法与用法
毒龙丹原是玄门四大丹之一,后来被江湖医生窃去,更名"黄金顶",遂成为江湖医生的囊中秘药.唯他们未得到马钱子的真正炼制方法,效力总不如毒龙丹为更有效.江湖医生即民间医生,他们同行中人 ...
-
瑜伽体式中Bandha收束锁没啥神秘,体位的外型就可以看出一二
做瑜伽体式有没有Bandha,从体式的外表上也能看出个一二,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大家都经常做的体式来举一些具体列子: 山式 在山式中,重要的是要让骨盆保持在一个中立的位置:你可以想象一下骨盆就是一个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