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暴赚8700亿!公墓基金又火了
暴赚8700亿!基金又火了 易方达华夏汇添富等50强来了!
公募基金2021年二季报昨日全部公布完毕,将基金二季度重仓股、规模、盈利等情况浮出水面。基金君梳理了其中八大看点,热辣出炉。
看点一:
公募基金整体规模超23万亿
再创历史新高
2019年和2020年是基金行业跨越大发展的黄金时期,虽然2021年市场震荡,但是不改这一趋势。
2020年底整体公募基金(各类型均纳入统计)规模已经突破20万亿大关,达到20.16万亿。而在二季度末,目前纳入统计的公募基金规模达到23.08万亿(含估算基金),刷新历史规模最高纪录。相较2019年底公募基金整体14.8万亿的规模,这一年半时间一口气增长了8.28万亿。相比去年年末增长了2.93万亿,增幅14.55%。

公募基金发展驶入快车道,全行业整体规模迭创新高。
上半年A股市场尽管波动较大,但新能源、光伏、半导体等细分领域投资机会层出不穷,超过5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上半年收益超过30%,“赚钱效应”带动下,权益基金依旧是“吸金”的主力军,包括开放式股票及混合基金在内的权益基金合计规模增长1.28万亿,占整体行业增长的43.62%
从各细分基金类型来看,混合型基金今年上半年规模从4.82万亿增长至5.87万亿,半年时间猛增上万亿,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上半年规模增长2315.42亿元,上半年末规模达到2.26万亿,其中,积极投资股票型、指数型各自增长千亿左右。
债券型基金方面,由于上半年债市整体机会有限,债券型基金规模增长相对平稳。据天相投顾数据,债券型基金上半年末规模达到5.31万亿,上半年增长3233.23亿元,增幅11.03%。部分仓位投向A股市场的二级债基增长相对纯债及一级基金更快,二级债基金上半年规模增长1444.22亿元,占债券基金规模增长的44.67%。
总体上,7大类基金在今年上半年全部实现正增长,即使是增幅最小的商品型基金,上半年规模增长也接近50亿元。
看点二:
二季度基金盈利8700.1亿元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二季度一改一季度基金的颓势,各类基金合计盈利达到8700.1亿元,而一季度亏损2102.66亿元,因此,上半年公募基金利润为6597.44亿元,较2020年上半年7268.52亿元的利润,出现一定程度缩水。
需要说明的是,天相投顾对于基金盈利规模的统计是根据2021年一季报和二季报加总而成,和最终2021年半年报披露的数据可能存在一定差异,这其中主要是因为不少新基金没有公布相关季报。
数据显示,上半年各大指数都走出“先扬-后抑-再反弹”的波动行情,主流指数走势不一。上证指数、深证指数、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涨幅分别达到3.4%、4.78%、0.24%、6.93%、17.22%。而截至6月30日,权益类基金整体获的正收益,其中主动权益基金整体收益达到7.43%,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收益分别为10.02%、8.09%。
而因为一季度整体公募权益基金表现一般,主要是二季度权益基金业绩起色,带动二季度公募基金整体利润走高。分类型来看,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成为赚钱的中坚力量,利润分别达到4937.94亿元、2489.01亿元;固定收益类产品也表现较好,其中,规模占据公募基金半壁江山的货币基金继续其赚钱效应,纳入统计的668只货币基金二季度合计利润达到542.32亿元,债券型基金二季度利润也达到618.27亿元;此外,QDII、FOF、商品基金等也实现了正收益,利润分别为57.31亿元、41.15亿元、14.11亿元。

看点三:
25家公司二季度盈利超百亿
从基金公司来看,二季度,纳入统计的142家基金公司(含有公募资格的券商资管)中,全部整体实现盈利,其中,有25家基金公司盈利超100亿元。
凭借巨大的管理规模和稳定的投资业绩,大型基金公司依旧是盈利的主力。易方达基金旗下各类基金二季度合计盈利656.8亿元,名列榜首,华夏基金以599.69亿元紧随其后,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分别以505.84亿元、436.39亿元和403.22亿元排名第三到第五位,中欧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工银瑞信、银华基金也进入前十。

而从上半年数据看,在纳入统计的143家基金公司(含有公募资格的券商资管)中,有140家整体实现盈利。
其中,有19家基金公司盈利超100亿元,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华夏基金、中欧基金、广发基金位居前五,上半年分别盈利412.97亿元、382.59亿元、333.28亿、294.24亿和294.23亿元,富国基金、南方基金、工银瑞信、嘉实基金、银华基金也进入前十。
看点四:
重仓白酒、医药和新能源
根据天相投顾统计数据,2021年二季度基金第一大重仓股仍然是贵州茅台。从重仓股行业看,白酒、医药和新能源是公募基金的兵家必争之地,行业龙头几乎包揽了重仓股前十。
二季度末,公募基金持仓市值最大的10只股票分别是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五粮液、海康威视、药明康德、隆基股份、迈瑞医疗、中国中免、泸州老窖、招商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与一季度末相比,金融板块龙头招商银行新进基金前十大重仓股行列,上一季度为第9大重仓股的美的集团则掉出前十大重仓行列。
具体到个股,白酒龙头贵州茅台继续稳坐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股宝座。截至二季度末,共有1333只基金持有贵州茅台,合计持股数6331.48万股,持仓市值高达1302.2亿元,占流通股比例为5.04%。易方达仍然是持有贵州茅台最多的基金公司,合计持有983万股,持股市值超过200亿元。
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是基金二季度第二大重仓股,被1129只基金重仓持有,总市值高达1237.24亿元,持仓市值距贵州茅台仅一步之遥。五粮液紧随其后,截至二季度末,合计 1000只基金重仓持有五粮液,持仓总市值为1085.23亿元。
安防龙头海康威视位居第四,583只基金合计持仓总市值达737.33亿元。国内医药外包行业龙头药明康德、光伏龙头隆基股份则紧随其后,持仓市值分别为687.68亿元和598.42亿元。从二季度股价表现看,前十大重仓股普遍表现可观。除中国中免微跌外,其余个股均斩获正收益。其中宁德时代涨幅最高,二季度上涨66%,药明康德、隆基股份以及迈瑞医疗涨幅均超20%。
整体看,基金前50大重仓股中大部分都是各个行业的龙头公司,比如防水龙头东方雨虹,全球汽车玻璃龙头福耀玻璃,以及工控龙头汇川技术等。

看点五:
新材料板块获得明显增持
今年二季度,新能源板块个股获得公募基金青睐。从更细分领域看,锂电池、光伏、半导体等新材料概念板获得显著增持。同时,公募基金二季度也加仓了部分医疗器械股。
根据天相投顾统计数据,2021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增持市值最多的是宁德时代,加仓市值达到726.27亿元。其次是药明康德和爱尔眼科两只医药医疗股,增持市值分别为282.91亿元和211.9亿元。隆基股份位列第四,二季度获得公募208.63亿元的增持。
此外,恩捷股份、比亚迪、天赐材料、阳光电源等新能源产业链先关个股也分别获得100亿市值以上的增持。
二季度期间,市场整体流动性环境有所改善,医药、新能源等景气度较高的资产都出现了较大反弹幅度。 其中宁德时代二季度涨幅达66%,药明康德上涨34.31%,爱尔眼科大涨近56%,锂电材料龙头恩捷股份表现更为突出,二季度股价成功翻倍,7月以来涨超10%。

看点六:
减持市值最多为中国平安
从基金减持操作来看,遭到减持的股票有很大一部分是房地产和金融公司。与此同时,尽管医药、消费是基金重仓的主要行业,也有部分股票遭到了减持。
根据天相投顾统计数据,公募基金二季度减持市值最多的是中国平安,达到了217.89亿元的减持。其次是美的集团和恒瑞医药,减持市值分别为210.92亿元和129.23亿元。另外,基金二季度对三一重工、格力电器、长春高新以及万科A等4只个股的减持市值也达到100亿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贵州茅台也遭到公募基金减持,持股数减少585.25万股,持仓市值减少87.37亿元,占流通股比例相应减少0.47个百分点。二季度,持有茅台的基金数量减少114只,显示出部分基金已经退出茅台持股行列。
以偏爱白酒股著称的顶流明星基金经理张坤,二季度总体调仓方向也是减少白酒股仓位。其长期重仓的五粮液、贵州茅台遭到减持,其中,易方达中小盘二季度砍掉了一半五粮液和1/5的贵州茅台的持股。

看点七:
部分绩优基金份额明显增加
伴随着二季报披露完毕,今年二季度净申购份额最高、最受资金青睐的一批基金也随之曝光。
根据天相投顾披露二季度期间基金份额变化数据,净申购份额居前的十大基金大多为过往业绩优良好的产品,也包括部分颇具话题性的基金,多由市场关注度较高的“流量基金经理”掌管。
二季度期间,张翼飞、李君合作管理的安信稳健增值A净申购份额为38.83亿份,位居所有主动权益类基金首位。同为他们管理的安信稳健增利A净申购份额为35.94亿份,位列第二。
由明星基金经理袁芳掌舵的工银圆丰三年二季度也受到资金欢迎,获得24.62亿份净申购。二季度该基金净值上涨 11.92%,伴随着份额与净值的双双增加,该基金的资产净值规模已突破百亿。目前该基金已经暂停申购赎回,以保持份额的稳定。
此外,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林英睿管理的广发价值领先净申购份额分别接近20亿。刘彦春管理的景顺新兴成长混合、景顺长城鼎益混合分别获得10亿份以上的净申购。此外,周应波执掌的中欧远见两年、朱少醒担纲的富国天惠季度净申购量级也在10亿份以上。

看点八:
目前股票型基金仓位87.96%
较一季度增加3.65个百分点
基金仓位情况也浮出水面。整体来看,二季度末基金平均仓位超73%,且有超半数基金进行不同程度加仓。
根据天相投顾统计,二季度末,包括开放式股票型、开放式混合型和封闭式股票型基金在内的3259只基金(分级基金合并计算),平均股票仓位为73.59%,较一季末增加3.76个百分点,但持股集中度略有下降,从一季度末的61.09%降至二季度末的60.92%。
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高达87.96%,较一季度末增加3.65个百分点;混合型基金平均股票仓位为70.42%,较一季度末增加3.73个百分点。
从单只基金仓位看,股票市值占净值比例在90%或以上的基金有1132只,股票仓位在80%~90%的基金有706只,可见二季度大部分基金股票仓位较高。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基金经理抱得更紧了!超配新能源车、医药 大幅提升创业板、科创板仓位
在今年年初高估值板块调整一把之后,资金继续更紧紧地抱团在高估值板块了。
随着基金二季报告陆续披露,公募基金的整体仓位水平是多少?青睐什么板块,又在抛弃哪些板块呢?梳理统计显示,公募基金整体仓位进一步升高,幅增持创业板、科创板,仓位水平处于历史高位,而对于主板进一步冷淡,仓位跌至历史低位。同时,对于去年年底的“香饽饽”——港股的热情,出现了明显下降。
在具体板块方面,估值水平明显偏高的新能源、医药、化工、电子等行业获得超配,而去年的大热门“券商股”,不再是公募基金经理们的心头爱了。在估值水平最低的金融地产上,基金仓位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当前市场最吸睛的板块无疑是新能源行业。其中的锂电池、光伏、汽车等细分领域在二季度享受了节节攀升的高光时刻。今年上半年,业绩涨幅超过30%的权益类基金中,大多数为新能源汽车主题基金或重点配置了新能源板块。而这些板块,基金抱团现象更为突出。
整体仓位进一步升高,大幅增持创业板、科创板
统计显示,2021年二季度,上证综指和沪深300分别上涨4.34%和3.48%。市场整体处于上涨状态,主动权益基金个数和规模也在继续增加。2021年二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总数达到了4097只;规模增加超6300亿,目前权益类基金的总规模达6.87万亿。
据华西证券的统计,基金二季报中,普通股票型和偏股型基金的仓位相比一季度是有所上调的。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分别为88.81%、85.01%, 较上季度有所上升2.39%、1.24%,高于历史中位数。

值得关注的是,二季度公募基金进一步减持了主板5.68个百分点,仓位跌至了61.68%。这也是从2020年第三季以来,连续一年减仓主板,主板配置比重持续下降,已经低于历史中值82.22%水平,处于11年来最低水平。
在主板仓位下降的同时,公募基金在创业板上的仓位,大幅提升5.79个百分点,创下一年以来增幅最大,二季度仓位为21.45%,逼近历史新高。
同时,公募基金也增持了科创板,仓位从之前稳定的2.5%左右上调到了3.55%,上升了1.18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
而去年底被寄予厚望的港股市场,仓位出现回落,下降了1.3个百分点,跌至13.31%,整体仍在相对高位。在配置重点港股的基金产品数量和个股规模来看,都出现了比上一期明显下降的情况。
拥抱高估值抛弃低估值,高贵的越发高贵
在具体板块方面,以沪深300权重作为基准,“电设、医药、化工、电子、食饮”等行业获得超配,超配比例分别是+4.57%、+3.64%、 +2.51%、+2.38%、+1.92%。

在具体个股方面,宁德时代、药明康德、隆基股份等股票,增仓明显。从基金增加数量排名来看,前20名的公司,平均估值(市盈率TTM)都在100以上,最低估值为歌尔股份为37.1倍,最高估值为药明生物282.6倍。

而在非银、银行、交运、家电、房地产等板块进一步减仓,减配比例分别为-10.08%、-8.82%、-2.06%、-1.97%、-1.59%。显然,去年火爆全场的券商股,不再是公募基金经理们的心头爱。而估值水平最低的金融地产,在今年二季度被公募基金们的进一步抛售,当前金融地产仓位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在具体个股方面,中国平安、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等股票,减仓明显。从基金增加数量排名来看,前20名的公司,平均估值(市盈率TTM)仅20倍左右,最低估值为工商银行为5.3倍,最高估值为恒瑞医药60.2倍。

涨幅超过30%的权益类基金多数重仓医药、新能源
当前市场最吸睛的板块无疑是新能源行业。其中的锂电池、光伏、汽车等细分领域在二季度享受了节节攀升的高光时刻。今年上半年,业绩涨幅超过30%的权益类基金中,大多数为新能源汽车主题基金或重点配置了新能源板块。
其中,东方基金旗下的新能源汽车主题基金更是凭借52.70%的净值增长率,一跃成为规模破百亿的新能源主题基金。进入二季度以来,东方新能源汽车更是“一骑绝尘”,2021年4月1日起至2021年6月30日,三个月内该基金净值增长率为52.70%,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35.53%,高于业绩比较基准17.17%。在带有“新能源”或“新能源汽车”字样的主题基金中,表现最为突出。根据目前披露的二季报情况来看,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规模已达到102.17亿元,历史上首破百亿规模。
根据券商中国记者梳理,截至6月末,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恩捷股份(9.47亿元)、宁德时代(9.01亿元)、亿纬锂能(7.01亿元)、天赐材料(6.34亿元)、比亚迪(5.18亿元)、赣锋锂业(5.17亿元)、华友钴业(5.16亿元)、容百科技(4.94亿元)、汇川技术(4.67亿元)、当升科技(4.13亿元)。
对比一季报,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调整出现明显变化,投资重心逐渐向锂电产业中上游如隔膜、电解液、电机电控等领域转移。其中,格林美、国轩高科、天齐锂业从其前十大重仓股中淡出,而华友钴业、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则是其新入列的重仓股。而锂电池隔膜龙头恩捷股份二季度获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大举加仓,持股数量从325.98万股上涨至404.32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处于高景气阶段。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能源车ETF(515030)也是妥妥的跑赢市场主流指数,累计涨幅超46.69%,而同期沪深300涨幅为-1.14%。如此超额涨幅,除了行业高景气之外,基金的不断买入,也在推动相关公司股价。目前,高达109只基金重仓了宁德时代,71只基金重仓了赣锋锂业,66只基金重仓股了亿纬锂能,65只基金重仓了华友钴业,是一场新能源车电池板块炒作的“盛宴”。
根据中汽协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由今年年初的5.4%提高至今年上半年的9.4%,6月的渗透率已超过12%,但在上述基金经理看来,现在的渗透率仍然不高,市场容量很大。
东方基金新能源汽车基金经理李瑞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全市场比较下来成长性、确定性、持续性最好的行业之一。下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仍将持续提升,产业链优质公司业绩高速增长。中长期来看,中国、欧洲和美国等主要经济体渗透率进入加速提升阶段。在全球需求共振下,国内锂电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带来的确定性成长机会。
谁是公募基金二季度“利润之王”?蔡嵩松诺安成长盈利98亿元!
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又上榜了,这一次是今年二季度的单基利润榜。
作为争议较大的一只基金,高聚焦、高波动的诺安成长可以算是力斩细分赛道的典型。提起半导体主题基金,很多基民率先想起的可能就是这只产品。今年二季度,该基金更以98亿元的利润超过张坤、赵诣等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登上首位。
诺安成长居二季度利润榜首
昨日,蔡嵩松以另一种方式吸引了业内注意。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二季度盈利近百亿元,成了利润最高的一只基金,甚至超过了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赵诣管理的农银新能源主题、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等明星产品。

今年二季度利润排名靠前的基金产品
格上旗下金樟投资研究员岳坤中解释称:基金产品二季度利润=当期已实现收益+当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其中,当期已实现收益的主要构成部分为投资收益,如股票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取得的现金股利以及卖出后卖价与初始买价之间的差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则指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当期相对于上期增值或减值的部分,如股票在持有期间因股价发生变动导致当期相对于上期增值或减值的部分。
不过,若将利润扣除当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得到净利润,最牛的就成了天弘余额宝,这只“国民款”货币基金二季度净利润近45亿元,尽管诺安成长净利润排名也很靠前,但也只有16亿元,可见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诺安成长二季度的利润贡献较大。以该基金的一些十大重仓股为例,圣邦股份、兆易创新、卓胜微二季度分别涨逾64%、54%、59%。
“二季度市场呈现局部过热,严重分化的局面。如果二季度期间,明星基金经理的持仓刚好是新能源车、锂电池、半导体、光伏、CRO、医美等这些高景气的当期热门赛道,自然会取得不错的收益。蔡嵩松的基金长期参与电子行业中半导体细分行业的投资,本身又具有较强的选股能力,取得较高的利润也在情理之中。”岳坤中说。
半导体令人又爱又恨
数据显示,作为半导体主题基金的代表之一,诺安成长二季度的净值表现较好,区间涨幅超过39%。不过,截至7月21日,该基金近一年来的净值涨幅却不到12%,且期间波动较大,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并不算好。

诺安成长近一年单位净值走势图
支付宝APP上,蔡嵩松产品讨论区的网友态度也几乎是两个极端,或是热捧,或是暗自神伤,可谓又爱又恨。天相投顾数据显示,在诺安成长二季度净值提升后,不少投资者选择了撤离,单季的净赎回量超过45亿份。

业内人士认为,蔡嵩松高集中度的投资方式是导致其产品高波动的重要原因,但是这也与半导体板块的跌宕起伏息息相关。那么,下半年半导体还能买吗?

中证半导体指数931081去年来走势图
蔡嵩松在二季报中表示,展望未来,本轮半导体行业的景气度根源在于5G带来的创新周期,创新需求侧的提升是线性向上的,而产能资本开支的扩张是非线性的,这就导致了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矛盾。同时,新冠疫情等因素又使之加剧,短期之内这一矛盾无法缓解,只能在新增产能陆续达产之后再动态观察供需关系。因此,半导体芯片的这轮景气度,时间维度很可能超预期。
华商基金研究员邱凯也认为,“缺芯”是半导体短期增长的重要逻辑。展望下半年,考虑到受制于供给端扩产压力,“缺芯”问题尚不能得以快速解决,行业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的局面,整体景气度有望持续。
不过,业内人士提示,虽然半导体兼顾短期的业绩爆发力和中长期市场空间,但投资这类波动较大的产品还需更多一些理性。中欧基金也建议,基金投资时最好能注意两大纪律:
1、分批买入
中欧基金认为,单次买入金额较大的话,就有“赌”的成分,要是碰上震荡,大量资金都得跟着市场过山车,甚至可能在下跌市中直接高位站岗,只能割肉或等回本。因此,他们建议投资者将资金以定投的形式分批买入,从而起到分散风险、平滑波动的作用。
2、长期持有
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为例,统计过去10年间投资任意时长的收益情况发现,持有时间越久,收益率和正收益概率都会更高。

统计时间段:2011年7月16日至今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