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惊梦三十年

惊梦三十年
三毛
  那天,我坐在一个铁灰桌子前看稿,四周全是人,电话不停的闹,冷气不够让人冻清醒,头顶上是一盏盏日光灯,一切如梦。
  电话响了,有人在接,听见对方的名字,我将手伸过去,等着双方讲话告一段落时,便接过了话筒。
  “是谁?”那边问我。
  今生没有与他说过几句话,自是不识我的声音。“小时候,你的家,就在我家的转角,小学一年级的我,已经知道了你。”我说,那边又要问,我仍霸住电话,慢慢的讲下去:“有一回,你们的老家人,站在我们的竹篱笆外面,呆看着满树盛开的芙蓉花。后来,他隔着门,要求进来砍一些枝桠分去插技,说是老太爷喜欢这些花。
  “后来,两家的芙蓉都再开谢了好多年,我们仍不说话。“白先勇——”我大喊起他的名字。
  这里不是松江路,也不是当年我们生长的地方。在惨白的日光灯下,过去的洪荒,只不过化为一声呼唤。
  小时候,白家的孩子,是我悄悄注意的几个邻居,他们家人多,进进出出,热闹非凡。而我,只觉得,我们的距离长到一个小孩子孱弱的脚步,走不到那扇门口。
  十年过去了,我们慢慢的长大。当时建国北路,没有拓宽,长春路的漫漫荒草,对一个自闭的少年而言,已是天涯海角,再远便不能了。
  就是那个年纪,我念到了《玉卿嫂》。
  黄昏,是我今生里最爱的时刻,饭后的夏日,便只是在家的附近散步,那儿住往不见人迹,这使我的心,比较安然。
  那时候,在这片衰草斜阳的寂静里,总有另一个人,偶尔从远远的地方悠然的晃过来——那必是白先勇。又写了《谪仙记》的他。
  我怕他,怕一个自小便眼熟的人。看到这人迎面来了,一转身,跑几步,便藏进了大水泥筒里去。不然,根本是拔脚便逃,绕了一个大圈子,跑回家去。
  散步的人,不只是白先勇,也有我最爱的二堂哥懋良,他学的是作曲,也常在那片荒草地上闲闲的走。堂哥和我,是谁也不约谁的,偶尔遇见了,就笑笑。
  过不久,恩师顾福生将我的文章转到白先勇那儿去,平平淡淡的交给了他,说是:“有一个怪怪的学生,在跟我学画,你看看她的文字。”这经过,是上星期白先勇才对我说的。

  我的文章,上了《现代文学》。

  对别人,这是一件小事,对当年的我,却无意间种下了一生执着写作的那颗种子。
  刊了文章,并没有去认白先勇,那时候,比邻却天涯,我不敢自动找他说话,告诉他,写那篇《惑》的人,就是黄昏里的我。
  恩师离开台湾的时候,我去送,因为情怯,去时顾福生老师已经走了,留下的白先勇,终于面对面的打了一个招呼。正是最艰难的那一刹,他来了。
  再来就是跳舞了,《现代文学》的那批作家们说要开舞会,又加了一群画家们。白先勇特别跑到我们家来叫我参加。又因心里实在是太怕了,鼓足勇气进去的时候,已近曲终人散,不知有谁在嚷:“跳舞不好玩,我们来打桥牌!”我默立在一角,心里很慌张,不知所措。
  那群好朋友们便围起来各成几组去分牌,叫的全是英文,也听不懂。过了一会儿,我便回家去了。
  那一别,各自天涯,没有再见面。这一别,也是二十年了。
  跟白先勇讲完电话的第二天,终于又碰到了。要再看到他,使我心里慌张,恨不能从此不要见面,只在书本上彼此知道就好。一个这么内向的人,别人总当我是说说而已。
  跳舞那次,白先勇回忆起来,说我穿的是一件秋香绿的衣裙,缎子的腰带上,居然还别了一大朵绒做的兰花。他穿的是什么,他没有说。
  那件衣服的颜色,正是一枚青涩的果子。而当年的白先勇,在我记忆中,却是那么的鲜明。
  那时候的我,爱的是《红楼梦》里的黛玉,而今的我,爱看的却是现实、明亮、泼辣,一个真真实实现世里的王熙凤。
  我也跟着白先勇的文章长大,爱他文字中每一个、每一种梦境下活生生的人物,爱那一场场繁华落尽之后的曲终人散,更迷惑他文字里那份超越了一般时空的极致的艳美。
  这半生,承恩的人很多,顾福生是一个转折点,改变了我的少年时代。白先勇,又无意间拉了我很重要的一把。直到现在,对每一位受恩的人,都记在心中,默默祝福。又得走了,走的时候,台北的剧场,正在热闹《游园》,而下面两个字,请先勇留给我,海的那边空了一年多的房子,开锁进去的一刹那,是逃不掉的“惊梦”。
  三十年前与白先勇结缘,三十年后的今天,多少沧海桑田都成了过去,回想起来,怎么就只那一树盛开的芙蓉花,明亮亮的开在一个七岁小孩子的眼前。
(0)

相关推荐

  • 当代散文‖【你是我不及的梦】◆王宇

    作者简介 王宇,山东临清市作家协会会员.平淡日子里幸有文字聊以慰籍,乘文墨之风,以梦为马,暮光之所处,皆是我的诗和天涯. 你是我不及的梦 15岁的仲夏,我在旧书店的一角邂逅了你,你躺在书架第三层的角落 ...

  •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一)——三毛的流年,三毛的天涯

    "在这个世界上,我向来不觉得是芸芸众生里的一分子,我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着的轨道,做出解释不出原因的事情来"--的确,空气一样自由的你,踏遍万水千山,尝遍千滋百味,爱得彻底,痛得惊 ...

  • 三毛:休学的问题少女,孤僻的自闭症患者,最终在写作中得到治愈

    作家三毛,她的后半生堪称传奇.在撒哈拉经营浪漫.异国漂流14年.写出不少惊世作品,吸引无数文艺青年心向往之. 而年少时的三毛,用世俗好孩子的标准看,无疑就是个"问题少女". 因为学 ...

  • 读你千遍万遍也不厌倦

    读完王小波,开始读三毛.今年是阅读去库存之年,不论是囫囵吞枣,还是细嚼慢咽,向蒙尘的书架宣战. 简单列了阅读计划,每日100页左右,三天一本.读书如吃饭睡觉,把碎片的时间集中起来,习惯成自然. 高中时 ...

  • 边走边唱--三毛离世三十年

    三毛离世三十年 一月四号. 三十年前的这一天,三毛离世. 三毛的文章曾影响众多文艺青年,包括我.事实上,我如今的生活方式依然有三毛的痕迹,她的<白手成家>对我的深远影响,三十多年来,不惧一 ...

  • 一梦三十年

    我这一段时间一直忙着,日程安排的满满的,今天开完本学期最后一次会,匆忙赶到高铁站,站在高铁站台边看着远处呼啸而来的列车,感觉人生就像这列车,每个站点都有人等着上车,也有人等着下车,熙熙攘攘的人群,鱼贯 ...

  • 《三少爷的剑》何润东与燕十三,一梦三十年

    尔冬升新版的<三少爷的剑>,走的是三少爷和燕十三的双线叙事,燕十三部分,其实是一条刻苦习武,竭力寻找对手的江湖苦旅,从他为三少爷的盛名所恼,一意寻其决斗,到发现这世间唯一的对手已逝,愤尔栖 ...

  • 87版 红楼梦三十年后再聚首——红楼忆梦

    三十年,太长了,长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小时六十分,一分六十秒:三十年又太短了,短到我从孩童忽然长大成人,短到父母从黑发一夜白头,短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quo ...

  • 小镇造梦三十年:传销为何屡禁不绝? | 文化纵横

    文化纵横 11-13 22:50 ✪ 袁长庚 |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 [导读]从90年代初期开始,传销即在中国大陆各个地区与阶层中开始了狂飙突进的渗透式发展,由于相关法律的缺位,传销行业乱象丛生, ...

  • 红楼一梦三十年,再无岁月可回首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前两天,"林妹妹"陈晓旭逝世10周年. 网上一片悼念,在各个视频网站上,点开<红楼梦>,发现大家都在用刷弹幕的 ...

  • 妥妥读《三国》(三十八)|| 施仁义刘备巧入川 用计谋孙权梦荆州(第627期B)

    上期结尾: 至此,<三国演义>之"赤壁之战"落下了帷幕.在这一部分,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孙权江东的统治稳固了.刘备是最大的受益者,他拥有了荆襄之地和南方的四个郡.曹操也战 ...

  • 雁梦云天‖群星璀璨(群友作品第三十期)

    雁梦云天 yanmengyuntian Li Lei&Han Meimei 群星璀璨(群友作品第三十期) 作者 | 雁梦诗友  编辑 文珏 芜城烟树当时月 残花 孟依依 小园谁见最繁枝,一角回 ...

  • ​细读《红楼梦》第三十回“宝钗之怒”

    作者:詹群慧 阅读经典必须去"标签化"思维,在标签化思维下,一部"怀金悼玉"的<红楼梦>被庸俗化成了"宝黛争婚"的戏码,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