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谭震林率红十二军攻攸
相关推荐
-
他是“无衔大将”,也是浙江首任省委书记,后来当了19年副总理
众所周知,在1955年授衔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革命将领因为工作和各种原因而没有参与授衔,但他们的功勋是无法被否认的,尽管没有开国将帅的称号,他们依旧在新中国担任着要职.其中谭震林就有着"无衔大 ...
-
他救过主席的命,建国后当了19年的副总理,儿女却无一人当官
战火连天的革命年代,拼搏奋战的革命者无时不刻处于危险之中.即使我们敬爱的主席,也曾多次与生死之间擦肩而过.之前我们曾介绍过一位英雄先辈王盛荣,他就曾在刺刀下救了主席一命. 那次主席遇到的险境非常危急, ...
-
反三省“会剿”
引 言 "红军宗旨,民权革命,赣西一军,声威远震.此番计划,分兵前进......革命成功,尽在民众,布告四方,大家起劲."这张<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由时任红军第四军党 ...
-
平和人民革命简史(十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8—1937.7)
平和暴动打响"八闽第一枪"(1928年3月8日) 在县临委紧锣密鼓进行暴动前的准备之时,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批准了县临委举行武装暴动的报告.暴动原定2月28日举行,由于"经验 ...
-
长征时期,乔明增藏了6万块银元,至今仍然没有找到
历史客栈原创视频:长征时期,乔明增藏了6万块银元,至今仍然没有找到 ----下面是文字版---- 在革命战争时期,我军培养的战士绝大多数都是高风亮节,面对敌人毫不妥协,面对金钱毫不动心. 今天就来介绍 ...
-
【苏俄内战在继续】革命与反革命的殊死较量
苏俄红军第一骑兵军在一次集合中 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不少旧俄反动武装仍然拥有实力,他们随时准备向革命政权进行反扑;与此相呼应,协约国对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充满仇恨,也积极参加干涉苏维埃政权的活动,并大力 ...
-
他身为正军级1955年却仅授大校,今108岁仍健在
无论是经济落后的和平年代,还是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总有一批人为了祖国和民族的美好未来,舍弃自己的幸福,冲锋向前. 今天所讲的,是一位仍健在的开国功臣,他就是已经108岁高龄的张力雄将军. 投身红军队列 ...
-
他救过主席的命,解放后当19年副总理,子女无一人为官
1927年10月初,主席带领秋收起义队伍来到宁冈茅坪,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随着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为了扩大我党的影响力,解决部队给养问题,主席趁边界各县兵力空虚之际,率两个连攻进茶陵城,缴获了不少 ...
-
忆红十二军三攻大埔
追至洋子岗顶时,我们才听到东南角远方有疏落的枪声,东路军才到,这时敌人已可从容分头抵抗.我们北路军一直退至离城十余华里的兰田磜下. 我军退到后方检查,两路伤亡不多,北路幸得胡少海同志指挥若定,才没有遭 ...
-
1955年许世友只授上将,为何老搭档谭震林,却曾是大将人选之一?
1947年7月,正是解放战争最为艰难的一个阶段,此时蒋介石改变了自己所谓的"戡乱"战略,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我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
-
井冈山会师后的一天,谭震林做完土地革命调...
井冈山会师后的一天,谭震林做完土地革命调查回到驻地,在路过34团团部时,听到从里面传出一阵阵女人的哭声,哭声时高时低,嘤嘤不停,显得非常伤心无助.团长黄克诚的声音也接着传了出来:"你哭什么啊 ...
-
谭老师讲书法第二十二课——什么字算好字,好作品的标准。
谭老师讲书法第二十二课——什么字算好字,好作品的标准。
-
《韩非子》说林上第二十二原文翻译
说林上第二十二 汤以伐桀,而恐天下言己为贪也,因乃让天下于务光.而恐务光之受之也,乃使人说务光曰:"汤杀君,而欲传恶声于子,故让天下于子."务光因自投于河. 秦武王令甘茂择所欲为于 ...
-
“阿庆嫂”智救谭震林
文革,轰动一时的影片<沙家浜>,是有故事依据的,其中,地下县委书记,陈天明的原型是任天石.沙奶奶的原型是妇女委员会主任全苏. 忠义救国军草包司令胡传魁,原名胡肇汉,此人拉起一支300多人的 ...
-
杏园芳(词林正韵第十二部尹鹗体)
杏园芳(词林正韵 第十二部尹鹗体) 还寒乍暖田头, 归莺尚未开喉. 勤人地里整畦畴, 细筹谋. 东边欲种油黄豆, 西头玉米丰收. 村南还把地瓜留, 粥甜稠.
-
谭震林回忆:朱老总不上井冈山,光凭秋收起义力量,很难坚持
作者:相忘于江湖 1928年井冈山会师,也叫"朱毛会师",开辟了革命新纪元. 井冈山3年斗争,毛委员通过"打土豪分田地",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qu ...
-
国民党置新四军3支队于险境,谭震林派出10多名侦察兵,扭转局势
新四军3支队于1938年4月初到达歙县岩寺后,在西北的西溪南地区驻扎.支队机关及5团驻在西溪西南,6团驻在砖桥. 这天,风和日暖,春意浓浓,叶挺.项英.袁国平.张云逸.周子昆.邓子恢.李一氓.陈毅.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