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的处世之道有多大差距?学三级沟通法 化敌为友(三维树)
有朋友问:
有的人朋友五湖四海,有的人甚至招人讨厌。在生活中,和有的人说话总会觉得舒服,而有的人对话不会超过三句。有哪些方法或细节能体现出为人处世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差距又有多大,又怎样改善和别人的关系呢?

为人处世,没有差距,只有差别。
在生活中,如果你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人与人之间就会产生尖锐的矛盾。
比如,我觉得年轻人应该利用业余时间多看看名人传记,来开阔自己的思想;努力学习知识,以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能力。当我回到农村老家,想以此来要求几位侄子和侄女的时候,他们就会坚决反对说:“你的这套东西在北京可能有用,在农村就没用。因为每个人干完活之后,就喜欢在一起聊聊天,玩玩牌,看看电影......”
细细想想,这真的不是差距,而是差别。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人生的强者;而家乡的很多年轻人,喜欢劳逸结合地快乐生活。区别在于:我是从未来的角度过好现在的生活;而他们,是从现在的角度去享受未来。这没有对与错,只有生存方式的不同而已。
那么,要怎样和自己思想或观念不同的人交往呢?

方法是,如果对方不想改变,你就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将对方引入到一个你设定的目标里去。主要是学会说话的三段法,从初级到高级:利益,情感和思想。
初级是利益:利益是指别人从你身上获得好处。
大多数人喜欢少点付出,更多的收获。比如,你和很多陌生人,在一起参加读书聚会活动,那你的说话内容,可以跟别人分享些读书心得,或者职场的独到技能,立马就使别人喜欢你。因为别人从你身上能得到一些好处。
中级是情感:是指你要希望别人好,让别人跟你在一起很好玩。
比如,当别人从你身上能获得一些好处的时候,别人开始愿意听你说话,你就可以跟别人聊一些你所知道的有趣的故事。比如聊聊童年的故事,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你在大城市生活的情景,都能够使别人感觉很快乐。
聊情感类的话题,可以使听众没有压力,又能增进你与别人的相互了解。
高级是思想:是指和别人进行思想上的沟通。
无论是在职场,还是生活中,能够和你思想交流的人很少,千万不要指望跟所有人都深入的思想探讨。
当你想要表达某个思想主张的时候,一定要以目的为前提。也就是你在发表观点之前,先要告知别人,你讲话的目标是什么,这样,别人就会以你的目标去听。

比如,你是部门领导,和同事们一起讨论:要不要加班的问题,那你首先要申明这次讨论的目的,比如你的目标是:“怎样在十天之内,顺利地完成某个项目?”
那么讨论的内容主要是:如果大家每天加班两小时,一般是可以完成工任务。如果不加班,要怎样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够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呢?
这样,即使别人的思想主张跟你不同,也不会跟你在情感上产生冲突。
总结:所谓的为人处世,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每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为人世处的高手,不是去打倒别人,而是让别人感觉跟你在一起受益又快乐,你再提出某个思想主张,引导别人一起解决某个问题或者奔向某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