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谭共情
共情(empathy)是一个人能够理解另一个人的独特经历,并对此做出反应的能力。共情能够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同情心理,并做出利他主义的行为。共情是人类根源于基因的一种天赋:共情并不是一种情绪,也不是一种感受,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
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可能会在一刹那间产生同情心,但是,如果要真的做到共情,也就是能对另一个人的情感做到感同身受,我们则需要时间来了解事情的真相。
共情是客观的。它产生的基础不是假设,而是事实。共情能够将人的情绪调整到一个可控的程度,让人对他人的想法和行为都能做出精准的感知。共情以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经历做出独特认知为中心,也就是说共情是一个人在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响应,而不是一个泛化的、普遍的由推论得来的当即反应。当人们对另一个人的经历感同身受时,通常会做出“我理解你都经历了什么”这样的表述。
当我们对别人产生共情或者是接受别人对我们的共情时,会产生某种奇妙的变化。两个人之间的共情互动会释放出能够使大脑平静舒缓的某种化学物质,而这会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和乐观的感受。大脑中的这种变化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幸福,在遭遇不幸时的复原力也更强。
当我们放慢节奏,关注当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来努力理解另一个人的独特感受时,我们能够产生更好的共情。只有当我们练习如何更好地倾听,与对方感同身受时,才能不再浮于表面,而是真正地了解一个人的内心。
这种深层次的情感了解能够让我们抑制住过去的伤痛,也就是当我们接受别人的共情时,我们大脑中的消极偏见才能得以释放,而我们自己也终会被人理解。
全文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