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知青的那些事‖522小窝原创投稿平台@刘得友
相关推荐
-
我和到会宁土高的知青 || 作者 张炳烈
我和到会宁土高的知青 作者 | 张炳烈 1968年冬天,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的最新指示.一时间, ...
-
知识青年情系第二故乡
(图为田背云霄阁 刘增荣拍摄 ) 1968年12月,田背大队革命领导小组为落实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指示,在大队成立了九人组成的"再教育领导小组",由原党支部书记刘森山任组 ...
-
知青岁月 ▏日行百里运木材
我们下放麻城的第二年,省里给知青下拨了建房费,还按每个知青0.2立方米拨了计划木料,靠这点木料建房当然不够.于是队里决定到福田河山区去买. 秋高气爽.那天下午,我们一行5人:民兵排长,赤脚医生,地主, ...
-
推荐|韦学忠:在插队的日子里
在插队的日子里 文 | 韦学忠 半个多世纪了,每当回想起当年"上山下乡"--在农村插队落户的生活情景,印象依然是那样的深刻. 1968年,处于"文革"期间那&q ...
-
《炊烟有望》(长篇连载) 三卷 小队分家
去年秋后,双土村的每个小队,由队长组织安排并带领着社员代表,完成了本队土地的重新丈量.只等到开春春播时,重新分地,承包到组承包到户.丈量时,二队的测量人员发现,比当初分队时的土地多出了许多,的有谁 ...
-
和毛驴在一起的日子
三十年前,我给生产队里放过四十天毛驴.我放的毛驴是个快要下驹的大肚草驴,又瘦又丑,两条后腿还罗圈着,听它的名字就知道它的形象,它叫"干棍棍".(我十八岁以前腿有些罗圈,大人们说那是 ...
-
殷煌文:山村劳动【二】
〓 第 1501 期 〓 文|殷煌文 编辑|王成海 一九六一年的冬天,人们的生活比60年好过了些,因为60年中央开了北戴河会议,对大跃进中的不当做法进行纠偏,政策上做了调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 ...
-
《文化安顺》往事追忆 我的知青经历 2021年第45期(总642期)
我 的 知 青 经 历 黄盛忠 人生有许多经历使人难以忘怀.在我看来,大学的校园生活.部队的军营生活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集体生活,是人生难得的三大经历.但这三大经历我都无缘体验,唯有五年的知青生活,使 ...
-
原创投稿:《五月好风光》‖522小窝原创投稿平台@刘广福
刘广福:<五月好风光>.<题周庄>.<小满>.<悟>.<新华人寿保险赞歌> 1 五月好风光 (文/刘广福) 人说五月好风光, 罄风日丽水荡漾 ...
-
我做过最后悔的事,就是喜欢你‖522小窝原创投稿平台@红红不知
我做过最后悔的事,就是喜欢你 作者:红红不知 我已经不再十八岁了,没有了点灯熬油拼命刷题的日子,没有了潇洒放肆的大哭大笑,没有了无病呻吟的少女心事."若无冗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
爱情的本质‖522小窝原创投稿平台@阡陌柠檬
爱情的本质 人与人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情感,其中最为重要的无非就是亲情.友情.爱情三种,但其中爱情又最为奇特,它不像血缘牵绊的亲情,也不像彼此需要的友情,爱情它充满了神秘,有时连我们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爱 ...
-
你的过去,我不介意‖522小窝原创投稿平台@木子飞樱
你的过去,我不介意 "让开!让开!"一个背着书包的女孩快去地跑进了教室."报告!" 老安摇了摇头,"安洛可,你又迟到了!怎么你总是迟到呢?放学后,来我 ...
-
大狗狗‖522小窝原创投稿平台@姜南
大狗狗 鼓浪屿的角落里藏着一家小小的咖啡店. 店主是个年轻的姑娘,穿白色的裙子,干净的就像门外她亲手种下的蔷薇花. 那天我偷偷钻进篱笆,在门口遇见一只大苏牧,正半眯着眼看着柜台里忙忙碌碌的姑娘,目光甚 ...
-
三代母亲的史诗‖522小窝原创投稿平台@轻云香霭
三代母亲的史诗 今天母亲节,总觉得母亲节不写点儿什么,好像就不完整. 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曾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 也有人说:&qu ...
-
愿你的世界没有眼泪‖522小窝原创投稿平台@L先生
愿你的世界没有眼泪 "猴子,你还欠我两次大保健.""哪两次?""就......我TM也记不得了,反正就两次.""哦,那就欠着.&q ...
-
请您一定要等我‖522小窝原创投稿平台@挺拔的大树
请您一定要等我 我与他相差了整整一个花甲. 小时候印象中他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他发脾气时,不仅让我害怕,让一家老小除姥姥以外的人都不寒而栗.他就是我的姥爷. 由于小时候家里条件很差,爸爸在外务工,妈 ...
-
谈不上分手,因为从未在一起过‖522小窝原创投稿平台@神农嫁
谈不上分手,因为从未在一起过 1 初识宋老师,是在九月底,过两天就要开启十一长假模式. 相亲那天,我为图个吉利特意穿了件红色飞行夹克衣.宋老师穿着咖色短衫,瘦高个儿,笑意盈盈的走了过来. 算不上一见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