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余粮丸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相关推荐
-
大陷胸丸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大陷胸丸 <伤寒论>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1]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伤寒论:[3])大陷胸丸方大黄半斤葶苈子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上四味 ...
-
经方:禹余粮丸(发汗过多,补津液)
禹余粮丸 [原文]原方失载 [作者]张仲景 [出自]<伤寒论>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禹余粮丸方 禹余粮四两 人参三两 附子二枚 五味子三合 茯苓三两 干姜三两 ...
-
茯苓四逆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茯苓四逆汤 <伤寒论>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伤寒论:69)茯苓四逆汤方茯苓四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干姜一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88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88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88.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汗家,就是容易出汗的人.汗为心之液,则心阳蒸腾阴液而 ...
-
干姜附子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干姜附子汤 <伤寒论>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伤寒论:61)干姜附子汤方干姜一两附子一枚 ...
-
十八、汗家(指平常惯会出汗的人,包括盗汗自汗在内。)重发汗,必恍惚心乱(神迷意惑,慌乱不安,形容精神失常的状态。),小便已阴疼(小便后尿道作痛。),与禹余粮丸。原文88
十八.汗家(指平常惯会出汗的人,包括盗汗自汗在内.)重发汗,必恍惚心乱(神迷意惑,慌乱不安,形容精神失常的状态.),小便已阴疼(小便后尿道作痛.),与禹余粮丸.原文88 [郑论] 按汗为心之液,素多 ...
-
禹余粮丸
禹余粮丸 太一禹余粮 四两 人参 三两 附子 二枚 五味子 三合 茯苓 三两 干姜 三两 [拆算现代剂量] 太一禹余粮 60g 人参 45g 附子 40g 五味子 24g 茯苓 4 ...
-
四逆散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四逆散 <伤寒论>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伤寒论:318)四逆散方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上 ...
-
赤石脂禹余粮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赤石脂禹余粮汤 <伤寒论>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伤寒服汤药[1],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2]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 ...
-
栝楼瞿麦丸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栝楼瞿麦丸 [方剂名]栝楼瞿麦丸,出自汉·<金匮要略>.本方又名"瓜蒌瞿麦丸"(<济阳纲目>)."瞿麦丸"(<普济方>). ...
-
甘草泻心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甘草泻心汤 <伤寒论><金匮要略>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1],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 ...
-
防己茯苓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防己茯苓汤 <金匮要略>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1]者,防己茯苓汤主之.(金匮水气:24)防己茯苓汤方防己三两黄芪三两桂枝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二两 ...
-
桂枝加葛根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桂枝加葛根汤 <伤寒论>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太阳病,项背强几几[1],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伤寒论:14)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三 ...
-
黄芩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黄芩汤 <伤寒论>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伤寒论><金匮要略>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伤寒论:17 ...
-
黄土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黄土汤 <金匮要略>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金匮下血:15)黄土汤方:亦主吐血.衄血. 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炮)阿胶黄芩各三两灶中黄土[1]半斤上七 ...
-
当归芍药散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当归芍药散 <金匮要略>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妇人怀妊,腹中疗痛[1],当归芍药散主之.(金匮妊娠:5)当归芍药散方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芎劳半斤(一作三两)上六味,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