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山,黍、粟 探源|| 张海江

(0)

相关推荐

  • 古埃及的前生——败退中原的仰韶王朝06

    五.粟黍的西传与仰韶文化的消失 还有就是关于粮食作物粟.黍的起源问题.据现在的考古资料来看,这两种粮食作物都是起源于中国,而且都具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了: 迄今为止,年代最早的是甘肃东部渭水上游的秦安大地 ...

  • 北京东胡林遗址植物遗存浮选结果及分析

    前言 东胡林遗址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胡林村西,坐落在永定河支流清水河北岸的三级阶地上,高出现在的河床25米,海拔高度约400米.当地环境属于清水河中游斋堂盆地边缘地带,遗址东部面向河谷,西南为山坡,背 ...

  • 中华农耕文明之源—磁山文化|| 张海江

    中华农耕文明之源-磁山文化    张海江 磁山文化,是一种以筒形直壁盂和鸟头形支脚为特征的考古学文化,大体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偏晚阶段,分布于太行山东麓的冀南豫北地区,因最早发现于武安市磁山遗址而得名. ...

  • 磁山人,陶器||​张海江《磁山文化的特点》

    磁山人,陶器 张海江 磁山人的生活家当 全部为黄土烧制成的陶器 有筒形盂和支脚,深腹罐或小口壶,大口罐和圈足罐 三足钵.平底或圈足碗.舟形碗.平底盘...... 磁山文化陶器是我国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当时 ...

  • 张海江磁山文化科研成果汇总(部分)

    张海江磁山文化科研成果汇总(部分) 1.2006年12月<中华文明源.磁山文化探索与发现>磁山文化论文集,武安市文化体育局出版. 2.2007年1月<磁山文化>报纸出版发行,期 ...

  • ​到磁山,寻找美丽中国的原型||申礼成 张海江

    到磁山,寻找美丽中国的原型 来磁山,探索幸福中国的根源                                    作者:申礼成  张海江   "磁山文化"的发现,向世界 ...

  • 长江文明在稻黍粟大战的落败,让良渚文化倒在了青铜时代前夜

    距今大约4000年前,当人类的脚步就要从新石器时代,跨入新一个时代的门槛上时,一个在长江下游南岸.环太湖流域盛极一时,拥有发达的稻作农业.创造出精美的玉器和各种"超级工程"的良渚文 ...

  • 会“说话”的槐树||张海江

    会"说话"的槐树 张海江 武安市磁山二街村位于太行山东麓,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临洺河,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闻名中外的磁山文化遗址位于磁山二街村东南一公里的台地上.磁山经历了社会 ...

  • 【西南文苑】张海江:生活的哲学​

    [西南文苑]推送 生活的哲学 文/张海江 关上一扇门 总会 推开一排窗 曲曲折折许久 就会 坦坦荡荡 行得很远 回头不一定是岸 只有夜晚 才会灯火阑珊 进山 是为找寻 出山的路 下海 就为经受大浪滔天 ...

  • 中国北方黍粟农业如何起源:生态环境和人类行为共同驱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团队联合中外同行最新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认为,不断好转的自然环境生态背景和早期人类的持续管理或栽培行为,共同驱动了中国北方地区以黍粟为代表的旱作农 ...

  • 【情感文学】张海江:这就是爱(诗歌)

    这就是爱 张海江 我是你枝头的一只小鸟 收起翅膀 就快乐地呢喃 我是你荷叶尖的一只蜻蜓 再不会池塘上孤独地盘旋 我更愿是你桅杆上 折折叠叠的帆 迎风伸展 在光袤的大海 不让你搁浅 也许 我还是扎在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