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365个字,读字感悟(第319天,“喜”字)

喜相逢 梁朝伟;王菲 - 天下无双 电影原声大碟

第三百一十九天,“喜”字

喜(xǐ)字,从吉(卄niàn古文廿二十之意)从口。吉言说上二十遍,人听了心里喜欢。提到“喜”字,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嘴角上扬,心情愉悦。喜的本义是高兴、快乐。比如,喜不自胜,意思是高兴得自己都不能控制;皆大欢喜,是指人人都很高兴。

甲骨文书法

唐代广德元年春,延续多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诗人杜甫当时正流落四川一带,听到这一消息,不禁欣喜若狂,即兴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位年逾半百、多年漂泊的老人对着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之态仿佛就在眼前,喜悦之情由笔尖溢出。

古时用象形的文字表示抽象的欣喜之情,实在太难。于是古人就构造了一个场景:有喜庆的事情时,就在门口的支架上架起一面鼓,人们敲锣打鼓,鼓声、呼声响彻云霄,自然喜气洋洋。这就是甲骨文中字的来源。选择打鼓,因为鼓是中华传统中极具代表性的乐器,普及度非常广泛,许多不知宫、商、角、徵、羽为何物的平民百姓,拿起鼓棰来照样擂得眉飞色舞、鼓声震天,这就是民间文化的魅力。

古有“四喜”的说法: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中国人历来重感情,这“四喜”讲感恩,讲友情,讲爱情,讲成才立业、回报父母、报效国家,是传统社会中人们在与自然、亲友、婚姻、事业等关系中最朴实的期盼。喜”字还逐渐演化出另一个符号——“囍”,每遇喜庆,门口屋内都要贴上大红“囍”字,盼双喜临门。

喜音通戏(戲),喜庆唱戏。戏(戲)者“装虎动戈,逗人以乐”,是因喜而唱戏,给人放松和快乐。是故,喜字通音以戏。

喜,吉言二十,听者心喜。喜音通戏,喜庆唱戏。

意项:①高兴,快乐,欢天喜地;②可庆贺的,特指结婚,喜事新办;③妇女怀孕,有喜:④爱好,喜好;⑤适于,植物喜光。

《木子艺术工作室》原创。如转载,请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木子艺术工作室》。音频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