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打响牡丹保卫战!持续降水严重影响牡丹生长,各方力量紧急行动!

紧急部署牡丹田间防涝排水
菏泽积极组织专家为牡丹种植基地排水支招


菏泽牡丹种植土壤含水量已达到饱和状态
牡丹花农及时排水
牡丹植株“宜凉畏热,喜燥恶湿”,近日,菏泽市出现持续性强降雨,菏泽市各牡丹园、牡丹种植基地积极排水、及时排涝,防止牡丹出现受损。9月26日,细雨蒙蒙,阴沉天空下的曹州牡丹园内,工作人员正在为园内的排水泵补充油料。“我们曹州牡丹园有19口渗水井,19台机器24小时不停抽水,目前园内的牡丹受降水影响不是很大。”曹州牡丹园技术人员赵信勇说。



通过实地走访,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学湘表示,近期菏泽市不间断降雨,土壤含水量已达到饱和状态,部分低凹地块,因积水已造成根系受损,甚至个别牡丹、芍药地块因排水不及时或无法正常排水出现了烂根现象,在这个关键时期,只有通过及时排水,让土壤中的水分降下来,尽量减轻牡丹、芍药的损失。同时也呼吁牡丹、芍药面积种植比较集中的乡镇街道,要想尽一切办法,尽量降低沟河的水位,避免出现倒灌现象,也更利于牡丹芍药种植基地的排水工作。
“今年的持续降水,提醒我们牡丹种植户,在选择牡丹种植地块时,一定要选择基地周围主排水道畅通的地块,切忌选择地势较低的地块;长期建园的牡丹基地,可通过提前建设地下暗管排水系统或打渗水井,以便及时排水。”陈学湘说。
菏泽紧急部署牡丹田间防涝排水

“前期,我们组织工作人员对部分牡丹基地进行实地查看,一方面积极动员牡丹种植户迅速开挖渗水沟和排水沟,另一面及时协调做好牡丹种植基地的排水工作。随着这两天天气转晴,我们将继续加强对牡丹种植基地的技术指导,督促牡丹种植主体做好松土散湿工作,避免返盐返碱;同时,按照市政府通知要求,协调做好排涝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确保排水通畅,减少对牡丹的影响。”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中心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陶福占说。
实地探访 菏泽组织专家为牡丹种植基地排水支招
9月28日,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中心组织牡丹专家前往古今园、百花园、曹州牡丹园、牡丹种植基地等地实地查看,为牡丹种植基地排水支招。

在古今园,园内陆表水基本上排空,但因连续性强降水,土壤含水量已达到饱和状态,人走上去就会迅速下陷。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陶福占带领牡丹专家在古今园内实地查看,观察牡丹受灾情况,详细询问园内排涝情况,并针对园区具体情况支招。
据牡丹区牡丹办事处古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贾美荣介绍,9月19日,古今园内出现少量积水,为防止牡丹受损,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采取抽水泵和人工排水的方式,及时将积水排空。

“从25日到28日,连续4天,我们利用7台抽水泵昼夜不停地抽水,并在地势低洼积水严重的地方通过挖深坑、苗间开沟道的方式,将积水引流汇集至深坑处,用抽水泵抽出。”贾美荣说,针对无法抽出的小块积水,工作人员用工具将水舀到水桶内,再倒进下水道。

随后,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中心一行人员又前往百花园、曹州牡丹园、菏泽冠宇牡丹园、纬一路大田牡丹种植基地、山东盛世芍花智慧农业有限公司、菏泽牡丹园等实地查看,每到一处,陶福占仔细查看牡丹受灾情况,以及园内采取的排水措施,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当日下午,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中心组织王常国、庞志勇、赵信勇、赵孝邦、赵振玉等牡丹专家,针对降雨对牡丹的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补救措施。
根据气象专家分析预报,菏泽市10月上旬仍将出现降水偏多、气温偏高的天气,对全市牡丹的生长极为不利,极易形成严重灾情。为此,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中心建议各县区政府高度重视、立即行动,及时疏通河道、干渠、支渠,确保主河道、干渠、支渠排水通畅;乡镇街道办要及时疏通生产路两侧沟渠,确保田间排水畅通。
专家建议,菏泽牡丹观赏园区应迅速打渗水井,按照每5亩建设1眼渗水井的密度,根据具体地下水位情况,深度在12-15米之间,井口宽度不低于50厘米。针对积水严重、无法排水的地块,专家建议种植户将苗木移出田间,长期存放可放置在2-5℃的冷库中或假植在阴凉防水的空间内保存;短期存放可在自然环境阴凉通风处保存,存放时间不多于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