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上海弄堂里的幼儿园 福利补贴解决群众困难 看照片恍如隔世

(0)

相关推荐

  • 曾经,托儿所是不虐待孩子的

    托儿所变迁背后,是新中国成立近70年代来的变迁. 1950年代的托儿所. 1959年辽宁省委机关托儿所. 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托儿所. 1973年农村合作社的社办托儿所. 1980年代的托儿所. ...

  • 感受法国的幼儿教育

    在法国.感受西方的幼儿教育 在法国小住,我的主要任务,是帮助照看外孙女小艾玛.由于文化不同,语言不通,实际上我是帮不上多少忙,只是在女儿女婿不方便时在家里照应一下.但耳濡目染,见微知著,在小艾玛的身上 ...

  • 幼儿园教师荒:教书育人,但工资不如保姆和月嫂

    译言·译眼看世界 2008年,作为幼教专家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储朝晖提到每年预计需要20万名专业教师进入幼儿教育岗位,才能满足学前教育的需求.最近<三联生活周 ...

  • 幼儿园的诞生,解救了千千万万个被“神兽”折磨的老母亲

    女儿已经一岁半了,虽说现在考虑入园问题有点早,但日常生活中对她也会有意无意地培养独立能力,为了以后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做准备.因为疫情的原因,全国有很多的幼儿园这一个学期就直接废掉了,让很多家长们叫苦不 ...

  • 历史回眸:50年代上海十景,梦里寻他千百度,依然灯火辉煌

    历史回眸:50年代上海十景,梦里寻他千百度,依然灯火辉煌 1,上海大世界 大世界始建于1917年,创办人是黄楚九. 近一个世纪前,一个声名显赫的大型游乐场--大世界,在上海十里洋场横空出世.长期以来, ...

  • 80年代初上海弄堂里的市井影像 普通百姓的人海浮沉

    如果说十里洋场是上海的名片,那么藏身于外滩背后的弄堂就是上海的灵魂. 在19世纪开始,上海开始出现大片在中国传统民居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洋形式建造起来的联排建筑,被人们称为"石库门". ...

  • 怀旧50年代的画里中国(7)

    时光荏苒,一个甲子悄然过去,曾经的岁月,已成追忆,众多知名画家,以其妙手丹青,记录了那时中国之风光与世象,而今,我们编选成辑,细细回顾,以此纪念50年代的中国! 1.1959年由画家古元创作的< ...

  • 怀旧50年代的画里中国(8)

    时光荏苒,一个甲子悄然过去,曾经的岁月,已成追忆,众多知名画家,以其妙手丹青,记录了那时中国之风光与世象,而今,我们编选成辑,细细回顾,以此纪念50年代的中国! 1.1951年由画家徐悲鸿创作的< ...

  • 上海弄堂里的故事是说不尽道不完的

    弄堂是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多少故事典故.多少名人记忆,都与上海里弄交织在一起.那种石库门里弄是上海弄堂里最有权势之气的一种,它们带有一些深宅大院的遗传,有一副官邸的脸面,它们将森严壁垒全做在一扇门 一 ...

  • 怀旧50年代的画里中国(9)

    原创2021-06-20 10:22·图游华夏网 时光荏苒,一个甲子悄然过去,曾经的岁月,已成追忆,众多知名画家,以其妙手丹青,记录了那时中国之风光与世象,而今,我们编选成辑,细细回顾,以此纪念50年 ...

  • 上世纪50年代上海写真

    上世纪50年代上海写真

  • 怀旧50年代的画里中国(10)

    时光荏苒,一个甲子悄然过去,曾经的岁月,已成追忆,众多知名画家,以其妙手丹青,记录了那时中国之风光与世象,而今,我们编选成辑,细细回顾,以此纪念50年代的中国! 1.1958年由画家郑慕康创作的< ...

  • 杨澜:上海弄堂里的童年 冲不淡的上海记忆

    3岁的杨澜杨澜虽然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却没有过分溺爱她.在杨澜14岁时,妈妈的身体不太好,懂事的她常常帮家里干活. 一天,放学以后,杨澜去商店里买菜.远远的,杨澜就看见一列长长的队伍,他们在排队买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