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类方整理——5、栀子汤类方

(0)

相关推荐

  • 四七、栀子厚朴枳实汤

    四七、栀子厚朴枳实汤

  • 148.古今经典中医几百首二至三味药治病方剂汇编

    古今经典中医几百首二至三味药治病方剂汇编 目录 单味药经典30个医案--114个病症必用单药---52个二味药方剂--40个二味药古今名方-- -由两味药组成的65首经典方剂---由三味药组成的73首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79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十四个(掰) 厚朴四两(炙,去皮) 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 ...

  • 伤寒论经方剂量系列014:栀子厚朴汤

    栀子厚朴汤可以归类为栀子类方.这是一张古代的理气除烦方. 为什么呢? 伤寒论原文是这样说的: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此方由三味药组成,所以在 ...

  • 八十一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81) 这条论述伤寒下后,虚烦兼腹满的证治. 之前三条分别讨论误汗.误吐.误下,邪陷胸膈与心中诸证的证治.78条还举出了两个兼证:一是兼气短的栀子甘 ...

  • 卷四148,订正伤寒论注阳明病篇

        主,而不专取乎攻下有如此者.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    栀子(擘)十四枚    大黄(去皮)二两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纳二味,    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栀子厚朴汤

    下后心烦又腹满,胃中有热卧不安: 苦寒栀子畅胸膈,枳实消痞厚朴宽. 组成:栀子.厚朴.枳实. 功效:清热除烦,消痞宽中. 主治:热郁胸腹证或阳明胃热郁滞证.症见心烦腹满,卧起不安,心中懊侬,或反复颠倒 ...

  • 伤寒论类方 卷二: 栀子汤类·五  承气汤类·六

     伤寒论类方 卷二: 栀子汤类·五  承气汤类·六   伤寒论类方 卷二 栀子汤类·五 栀子豉汤(一)        栀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 ...

  • 清宣郁热——栀子汤类方

    经方,原指经验用方,今特指仲景<伤寒杂病论>所载方剂,此说乃相对于宋.元以后所出现的时方而言.类方,则是指在药物组成上具有一定相似性的方剂集合,意在将用药相近的方剂同类相附,从而研究每类方 ...

  • 《伤寒论》类方整理——10、五苓散类方

    十.五苓散类方 1.五苓散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

  • 《伤寒论》类方整理——9、白虎汤类方

    九.白虎汤类方 1.白虎汤 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350.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

  • 《伤寒论》类方整理——6、泻心汤类方

    六.泻心汤类方 目录 1.半夏泻心汤 2.生姜泻心汤 3.甘草泻心汤 4.大黄黄连泻心汤 5.附子泻心汤 6.黄连汤 7.黄芩汤 8.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9.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10.旋覆代赭汤 1.半 ...

  • 《伤寒论》类方整理——3、葛根汤类方

    三.葛根汤类方 1.葛根汤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歌诀:邪客经输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伤 姜麻九克十二葛,六克桂枝炙甘芍,筋脉 ...

  • 《伤寒论》类方整理——2、麻黄汤类方

    目录: 1.麻黄汤 2.麻杏石甘汤 3.大青龙汤 4.小青龙汤 5.麻黄细辛附子汤 6.麻黄附子甘草汤 7.桂枝麻黄各半汤 8.桂枝二麻黄一汤 9.桂枝二越婢一汤 1.麻黄汤 35.太阳病,头痛发热, ...

  • 《伤寒论》类方整理——1、桂枝汤类方

    目录: 1.桂枝汤 2.桂枝加桂汤 3.桂枝加芍药汤 4.桂枝加大黄汤 5.桂枝加附子汤 6.桂枝新加汤 7.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8.桂枝加葛根汤 9.桂枝甘草汤 10.桂枝去芍药汤 11.桂枝去芍药加 ...

  • 古今方:生精汤13方及食疗方法

    处方一.古方:生精汤 肾所藏之精,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能调节脏腑,生髓.养骨.补脑.并参与血液的生成,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肾精出现问题,易表现为两种情况: 其一,精液异常.表现为少精弱精无精等.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