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带你了解国学 9696播放 01:06
国学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共3个含义
-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 学术期刊
- 凤凰卫视出版中心编著的图书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 魏晋玄学、 隋唐道学、 宋明理学、 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 汉赋、 六朝骈文、 唐宋诗词、 元曲与 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 “ 西学东渐”后相对 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中文名国学
外文名Chinese national learning
又名中国学、汉学
类别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语言简体中文
内容范围涵盖各朝各代的各类文化学术
基本定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名由相对西学而言的中国之学
相关典籍周易、尚书、周礼
基本概念
关于国学的定义,除基本定义外,在具体的定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 中华文化与 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 哲学、 史学、宗教学、 文学、 礼俗学、考据学、 伦理学以及 中医学、 农学、 术数、 地理、 政治、 经济及 书画、 音乐、 建筑等诸多方面。现“国学”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 “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 魏源等人为了与 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国学是以先秦的经典及 诸子百家为根基,涵盖了 两汉经学、 魏晋玄学、 隋唐道学、 宋明理学、 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 汉赋、 六朝骈文、 唐宋诗词、 元曲与 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是共存共鸣的,没有 主从关系,如果按时期所起作用而论,各家学说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或显性或隐性作用,只是作用在的 领域不同而已;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在思想教化领域起主流作用的是 儒家,但其它各家学说也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政治领域的 道家与 法家、军事领域的道家、 兵家、医学领域的道家、 医家、还有其它各领域的各家( 名家、 墨家、 农家……)等等,某一领域起主流作用并不代表全部。所以,国学的各个学派学说并没有主从之分,并不存在以哪一家学派学说为主体。[1][2]
渊源演变
“国学”这个概念中国历史上就有,
涵义解读
国学的基本定义是什么?“国学”的现在涵义是“西学东渐”后相对“ 西学”而言的,所以国学无可争议是“中国固有的文化学术”。
国学门类宽泛复杂,有无主从之分?国学是以先秦 诸子百家为根基的,先秦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无主从关系;如就各时期所起作用而论,诸子百家 学说在各时期各相应领域都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诸子百家学说并无主从之分。
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并涵盖后期各朝代的各类文化学术。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的 历史、 思想、 哲学、 地理、 政治、 经济乃至 书画、 音乐、 易学、 术数、 医学、 星相、 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国学”之名,始之清末。其时 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 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 旧学”、“中学”或“国学”等。国学也可以指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2]
参考资料
- [1]国学定义大家观
- [2]宋定国:国学纵横
- [3]【北京】国子监
- [4]国学的当代形态与当代意义
- [5]学者:国学≠儒学,应是国家之学
- [6]“国学”并非儒学一家
- [7]国学览胜
- [8]宋定国:《国学览胜》
- [9]宋定国:《国学纵横》
- [10]宋定国:《国学探疑》
- [11]何为“国学”
- [12]刘师培:独树一帜的教科书编撰者
- [13]让国学真正热起来
- [14]国学百年争论的实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