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斌利:【我心中的歌】(散文)

我心中的歌
◎薛斌利
【作者简介】:薛斌利,笔名:枫林,男,大学本科,陕西西安人,省民革党员,省卫生系统工作, 副主任药师。在国家类刊物共发表专业论文30多篇。并对经济和文学领域也有涉猎,闲暇时喜欢读书,写作。论文“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看法”在当代经济杂志2016年9月刊第25期发表。散文,随笔类作品散见其他期刊。

去年的阴历十月一日前几天我接到大哥的电话,说约个时间,我们兄妹准备一块给母亲去扫墓。接到电话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是啊!时间真快,一晃母亲已离我们已二十年了。但在我心里母亲的去逝仿佛好像昨日,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那些往事的记忆好像片篇的图画在我脑子里翻过,母亲的音容笑貌又好像电影一样在我脑子里闪现。
我的母亲和我们人民所有的母亲一样有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她勤劳、善良、节俭、热爱子女、乐于帮助穷人。尤其她对子女的学习那是坚决支持毫不吝啬的,在那时和她同辈的人相比尤为出众。

听姐姐讲在60年代初的自然灾害时期,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没吃少穿的,那时我们穿衣都是小的穿大的退下来的衣服,补丁摞补丁,生活非常清苦,且当时是房漏偏逢连阴雨,在那时的十年浩窃和四清运动中父亲因是旧人员遭人诬陷而退赔,把自家住的房子都卖了好几间。但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你们没有像别的家长一样,让姐姐哥哥回来给你们做帮手。你和父亲含辛茹苦,忍辱负重,义无反顾地支持子女的学业,没有耽误他们的前程,你的子女也没辜负你们的期望。姐姐成功考上大学,大哥也考了长安一中高中,二哥也升入了该校初中。后来听你说,为了给人家还账,你当时走了二十几里地到大哥学校,和大哥商量卖房的事,大哥考虑当时家里情况都想退学了,后来你牙一咬说:“娃!你妈决定把房卖了,咱家就是砸锅买铁也要让我娃继续学业。”当时你只有一个心思,再苦再累也一定要把我们培养成材。
在你的培养下,后来我们相继考学都离开了你在城市工作,只留下你和小妹守着老屋,不怀好意的人见了说风凉话:“把娃养成有什麽用呢!还不是像小鸟一样远走高飞,落得自己受苦。”你斩钉截铁自豪地回答,“我受点苦没啥,只要我娃一个个有出息就行了,就是再苦也心里高兴”。是啊!你不愧为伟大的母亲,你的子女在你的培养下一个个都成为有用的国家干部,在不同岗位为国家和人民在做着该做的事。

就在我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苦日子该出头的时候,你却累倒了,我记得清清楚楚,当我带着你的病理切片找医学院一个著名教授给你会诊,确诊你得的是甲状腺癌的时候,当时犹如晴天霹雳在我的脑门劈了下来,我的脑子一片空白,我的心里在流血,老天哪!你怎么这么不公平,你怎么这样对待我一个善良、勤劳、节俭、有着崇高美德、辛苦一生的普普通通母亲,我的心如刀绞。
后来我们为你治病费尽了心机,由于年龄偏大不能手术,在西安租房为你化疗和放疗两年多,但是因为当的医疗条件有限,也没能从死神的手里将你夺过来。你就这样过早地急急地离开了我们。

想起那时的情节,我们好像正在做着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适时正是隆冬,那是怎样一个悲怆年月啊!天是那样地死灰,云是那样地低沉,夜是那样地寒冷,呼啸的北风卷着鹅毛大雪漫无边际凄凄楚楚下着,看着你躺在床上被病魔折磨的瘦骨嶙峋病体,我心里好像锥扎,疼彻心骨,真恨不能代替你承受病魔的痛苦。到现在,我心里却还在痴想,唉!要是当时能有现在的医疗条件该多好啊!
母亲你是自小离了母亲,从小受苦来着,所以你的一生是非常节俭的,有时觉得你对自己太苛刻,你省吃俭用,也会过日子。记得在那困难时期,食品缺乏,都是粗粮,但经过你手做的饭味道就不一样,我们最爱吃。你是粗粮细粮搭配,熬稀饭时,在玉米糁里加些大米熬成粥后,稀饭也稠了,也筋了,喝着也香了,我们最爱喝你熬得稀饭,以至于隔壁邻家小伙吃了你做的稀饭和他妈还吵了一家,埋怨他妈熬的稀饭稀、且不好喝。虽然家里那时穷,穿不起新衣服,都是补丁摞布丁,但我们都穿得干干净净,有好吃的好穿的你都给了子女,自己一点也不舍得。
你对子女是非常关爱的,也倾注了你毕生精力,从我懂事起,就觉得你一生都在为子女的生活、学习、婚嫁在操劳,从没有考虑过你自己任何事,你也可能从来就没有考虑过。有时,我们在半夜睡梦中惊醒,还看见你披衣眯着眼在打屋里的蚊子,怕我们睡不好觉。我们到城里上学了、工作了,你给我们做了暖和的新棉袄、新棉被。而你自己却盖着硬的旧棉絮的被子。你用你那瘦弱的身体不但为两个哥哥完成了婚事,而后还为他们带大了小孩。就在你病倒在床上时,你还在操心着小妹的婚事,并亲看着为小妹完婚。
那时你已自知为时不多了,在你生命垂危之际,你把我叫到你的病床前,颤颤巍巍的伸出哪枯瘦如柴地胳膊手,费力的一字一句说。“娃呀!妈这次得的这个大病,怕是治不好了,为治病把咱家的积蓄都花光了,你以后的大事就只有靠你自己了,妈也没给你留下什么财产,只给你攒了一些全国通用粮票,以后或许你还可排上用场”。当时,看到你头上因放疗化疗使你脱落光秃稀少地白发,和被病魔折磨地奄奄一息的病体,周身疼痛,痛苦难忍的面容,却还在操心着我以后的大事,我不禁从心底发出一阵阵地痛楚,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鼻子一酸,只是哽咽着,眼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就像哪断了线的珠子,哗...哗...地落了下来......。
直到现在,那些粮票我还保存珍惜着,作为永久性地纪念和对你的怀念……。
一晃你走了二十年了,回忆着那些件件往事,历历在目,尤如昨日。前不久,我们上坟回到伴着你终生的老屋,如今,人去房空。你亲手栽的椿树已长成为参天大树,数个梧桐已亭亭如盖,枝叶繁茂,榆槐郁郁葱葱。老房子岌岌可危,庭院落叶厚实,一片萧条。你在时可不是这个样子啊!

人终有一死,谁都免不了要走这条路,正如古人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当然我们不敢奢望像伟人那样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我觉得,人活在这个世上还是要有精神,心灵愉悦。母亲你就是这样的人,你虽只享寿六十多,未有像你的有些同辈那样活到七十——八十。但你活得有精神,你把孩子培养地个个有出息,你给我们留下的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积极进取,勤劳,节俭,热爱生活,热爱子女,热爱他人的美德,受到村里人们的敬仰,也给我们留下享用不尽地精神财富。相比那些在世时浑浑噩噩,只知争食一口,或谋一己私利,或强占他人一方,欺行霸市,招摇撞骗,奸诈阴险,作恶多端之流,终结还不是步履维艰,苟延残喘,灵魂深处一贫如洗,只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的空囊而己,虽活的天长地久又有什么意义呢。
母亲你好好休息吧!你太累了!你的子女们继承了你崇高美德。正用你的谆谆教诲教育着你的孙辈们。如今你的孙辈们正如你栽的树一样,个个枝叶繁茂,长成栋梁之材。都上了大学,有的继承了你儿子的职业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有的成为国家干部,还有的正在全国各地著名大学求学,将来报效国家。
母亲!你安息吧!你没有走,你没有离开我们!你时时刻刻都和我们在一起!你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你的后代们永远永远怀念你……!
枫林于2007年5月5日为清明节扫墓作的祭父母亲悼文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1、投稿必须原创且首发,题材不限。要求5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投稿后请关注《三秦文学》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15705450195),以便稿酬发放。
3、本平台读者赞赏功能中,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赞赏低于五元者不予发放,稿费于微信平台发放后三日内发放。
4、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三秦宗旨:
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三秦团队:
文学顾问:白忠德 罗旭初 孙德科
策划顾问:李书忠
主 编:鱼儿姐姐 副主编:守望
编 辑:马兰兰 康开瑜 慕樱 杨春玲
签约作家:程双红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