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诛杀功臣,杨璟装死骗过众人,17年后再度出现,又成为功臣
相关推荐
-
正本清源,数据说话,看明太祖朱元璋到底屠杀了多少功臣
前言:一提到明太祖朱元璋,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想必'杀人魔王'.'屠杀功臣'这样的标签是少不了的.在野史之中还有一个神乎其神的'火烧庆功楼'的故事.说朱元璋得了天下之后深怕一起开国的功臣们怀有二 ...
-
世袭罔替、与国咸休——大明历代国公的起源和结局
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正式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王朝.此后,太祖在洪武三年(1370年)按照功劳大小各自授予诸功臣公.侯.伯三等爵位,以酬其功.其中太祖在洪武三年(1370年 ...
-
朱元璋诛杀蓝玉,只是因为他嚣张跋扈吗?这个人的死才是关键
蓝玉,安徽定远人,名将常遇春的内弟.徐达.常遇春去世后,蓝玉多次统兵南征北战,为大明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蓝玉被任命为大将军,率军十五万远征北元,大胜而归.明太祖朱元璋 ...
-
朱元璋诛杀功臣的顺序有何玄机?
朱元璋最早是因为参加红巾军起义,然后势力一路做大,最后做到了皇帝.有一场战役非常关键,那就是渡江之战. 当时起义的义军被元朝军队围困在长江西北,眼看就要断粮,而长江对岸的芜湖,正好是盛产稻米的地方,朱 ...
-
朱元璋诛杀功臣的顺序大有玄机,这套路堪称完美!
说起朱元璋大家都不陌生,而且对于他的功过是非都有自己的看法.在历史上对朱元璋诟病最大的要数他杀功臣这件事了,因此后代还有很多小说.戏曲来演绎这件事.其实仔细研究一下就不难发现,朱元璋杀功臣的顺序大有玄 ...
-
朱允炆不适合当皇帝,朱元璋诛杀功臣,为儿子铺路,果然老成谋国
公元1399年至1402年,大明王朝发生了著名的靖难之役,这是大明王朝内部权力核心的一次斗争! 最终孱弱的朱允炆被自己的四叔朱棣赶下了皇位,都城南京一片废墟,建文帝朱允炆本人生不了人,死不见尸!结局之 ...
-
朱元璋诛杀开国元勋、抄杀高官名士,为什么他要如此滥杀无辜呢?
历代开国皇帝,从秦始皇起,没有一个不想使他们的统治权,子子孙孙永传万代的.因此他们在当上皇帝之后,总是千方百计要加强皇权,把权力集中到中央,集中到自己一人手里.他们最担心大权旁落,最担心开国功臣们恃功 ...
-
朱元璋诛杀有功之臣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并不止是为了权利
朱元璋由于诛杀功臣的行为,被后世称为暴君,他这一系列卸磨杀驴的行为看似不够仁义,其实有着非常深远的考量. 朱元璋诛杀功臣似乎有瘾,不管是明初的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蓝玉案这种动不动 ...
-
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作者:李大奎 众所周知,在绵延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开国皇帝大都文治武功,十分善待开国功臣.有名的麒麟阁.云台阁.凌烟阁.昭勋阁.紫光阁等五大功勋阁,便是为表彰感念功臣而修建的. 不过,也有开国皇帝对 ...
-
如果常遇春没有早逝,会被朱元璋诛杀吗?他的处境会非常尴尬!
常遇春是明朝开国名将,他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仅次于开国第一大将徐达.他骁勇善战,所向无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为明朝的开创立下赫赫战功,可以说,也是一位& ...
-
朱元璋诛尽有功之臣,唯独漏掉一人陈亨,多年后此人让大明江山易主
公元1399年,靖难之役爆发,这场战争因为夺嫡之争而发起,双方也是对此准备数年.然而,这场战争还是创造的奇迹,于和平时代起兵,又以地方攻打全国,朱棣却还是凭借着姚广孝等人的辅助取得了胜利. 当然,既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