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名发:难忘家乡味道——红薯圆烧肉
相关推荐
-
【原创】故乡的春节
此处的故乡指的是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太和镇神下村 春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是一个举国上下为之欢欣鼓舞的节日,是寻找一个最好的理由尽情放松尽情欢娱的节日,是一个阖家团聚济济一堂的节日.我的故乡在湘南的一 ...
-
缑氏往事(二十二)
缑氏往事之二十二:粉条 刚毕业那年,我被分配到缑氏镇辖下的官庄中学.很久以前,这里曾是重点学校,但我来的时候,它已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几间校舍,全是瓦房,也已极其陈旧,个别还漏水.记得有个下午,遇上 ...
-
盘点湖北春节特色美食,有些已经不常见了,你吃过几种?
有几年春节未回家过了,对于湖北家乡的美食还是很想念的,甚至有些还是小时候特别喜欢吃的,出门必须装点在口袋里,现在也忘的快差不多了,还是跟母亲聊起,才记起一些,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盘点湖北春节时期的特色美食 ...
-
李 健丨红薯,味觉的思念
在冬季的大街小巷,时常会看到烤红的炉子,不用近前就能闻到一股浓烈的红薯香甜. 烤红薯是家乡一大特色,就如同火车站胡同卖的浆面条一样.特别是在飘雪的午夜,走出火车站的时候,听到叫卖声倍感亲切,恨不得在所 ...
-
谭喜爱:薯粉里的乡愁
薯粉里的乡愁 谭喜爱 在朋友的酒席上,珍馐美味摆满桌子,鸡鸭鱼肉大家只是礼貌地尝一下,总说没有爽口的纯正家乡菜好.当服务员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爽滑可口的牛肉薯片粉时,大家目光一下子吸引过来,津津有味品尝 ...
-
我们宿松人,最爱这种家的味道
昨天中元节,回老家祭祖了,老家在大山上,没有网,所以没有发文章.今日就向大家述说一下我回家的见闻吧,不要觉得无聊哦. 刚踏进自家小院,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就映入眼帘.这是我当初随手扔几粒吊瓜子,继去年之 ...
-
酥脆爆浆的豆腐圆子
嗨,馋嘴们,酥脆爆浆的豆腐圆子你们吃过吗?我觉得不喜欢豆腐都会一秒爱上!它的味道吃起来让我想到了臭豆腐[馋嘴]要是有人不喜欢臭豆腐的味道,就一定要试试这个#脆皮豆腐圆子#鸭,想要做好也有一定的技巧哦 ...
-
李中军 | 儿时的红薯糖
儿时的红薯糖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乡下老家人们熬制的红薯糖是那样美味无比,风味独特,让我至今念念不忘,每每想来,还馋得流口水. 我儿时的乡下老家,人们生活刚勉强解决温饱.我们小孩子没有啥零食可吃,只能等 ...
-
靳小倡:番薯,那是乡愁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绿蔓红心番薯情 文/靳小倡 番薯是山村人家每年必种的作物,几乎每家的房前屋后.山坡沟坎, 都种满了番薯. 村里的小孩都栽过番薯.昨夜的星辰,还在烟囱头顶眨巴着眼睛,山雀就叫醒了老屋,木门"吱 ...
-
徐名发:家乡的老柳树
家乡的老柳树 安徽怀宁 徐名发 久居他乡已45年了,但家乡石库嘴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依然让我无比眷恋,尤其位于程家墩后面的那棵老柳树,特别让我牵挂.上月,陪宁波安徽商会领导班子到安庆和怀宁考察,忍 ...
-
徐名发┇故乡石库嘴
故乡石库嘴 安徽怀宁 徐名发 我的故乡位于皖河与冶塘湖连接处的形似狮象二山对峙的"狮象把口"东隅,南面紧贴着皖河与七里湖襟带.在狮山南面有一长条形石矶,犹如狮子的尾巴伸到了皖河中 ...
-
徐名发:老 屋 忆 往
老 屋 忆 往 安徽怀宁 徐名发 退休赋闲下来,常常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尤其是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总在我眼前浮现,但最让我惦记的还是我家的那几间老屋.老屋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它见证和留存了我童 ...
-
徐名发:石 库 吟
石 库 吟 ① 安徽 怀宁 徐名发 世说岁月静优 , 无限缱绻寻挽由. 晏坐书房闲休, 不辜莼鲈思归途. 有欣白波青巘, 清风奏涛声依旧. 旅居东滨邑都, 常乡愁踊跂远眸. 叉猫石记着―― 游 ...
-
徐名发七律五首
七律五首 安徽 怀宁 徐名发 (一)越战烈士祭(新韵) 2019年2月17日,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四十周年纪念日, 特吟诗一首,向牺牲的战友们致哀!向参战战友们致敬 雪霰敲窗急阵阵, 宛如沙场弹纭纷. 壮 ...
-
徐名发:忆湖滩罩鱼
忆湖滩罩鱼 安徽怀宁 徐名发 又到清明节,我回故乡祭祖.夜宿洪铺镇向阳酒店,大雨飘洒了一夜,瓦沟雨水滴落到室外的空调机上,"啪哒.啪哒"的响声似放鞭炮,扰得让人难以入眠,儿时的景 ...
-
徐名发┇泻滴针好
泻滴针好 安徽怀宁 徐名发 今天(6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的"芒种".芒种的表意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因此"芒种"又叫&qu ...
-
徐名发:回故乡
回故乡 安徽怀宁 徐名发 大巴车自宁波返安庆,再次踏上了探乡之旅.步入车厢,副驾老张熟悉,笑脸相迎,热情招呼道:"徐(qí齐)部长,回家(gā嘎)去(qī七)".熟稔的乡音,地道 ...
-
徐名发:力尽筋疲卧残阳
力尽筋疲卧残阳 ---春耕话耕牛 安徽怀宁 徐名发 "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说的是惊蛰一过,中华大地自此进入春耕季节.自古以来农民们都重视春耕,战国末年著名思想家荀子就曰:&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