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排名榜 解密一百七十七位将军都是谁?
相关推荐
-
他是级别最高的开国中将,完全符合上将条件,为什么却仅授中将?
1955年,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度,当年一共有175位将领荣获了中将军衔,后来在1956年和1958年,又有2位将领先后被授予中将军衔.以上共计177位将领都曾立下了赫赫战功和突出功勋,因此被人们称之为 ...
-
55年受衔新中国的第一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分别是谁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党对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当中有着卓越出色贡献的将领们予以进行表彰.对于当时授衔大会时的"第一"表扬,引起了当时很多人的不满,甚至在后面的人会觉得这个第一的贡献和 ...
-
【每天老照片】-1万-7123-1955年,主动提出降衔的开国将军都有谁?最后他们有没有如愿所偿
1955年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实行军衔制度的一年,在这一年,国家对那些开国将军,按照在解放战争中立下的功劳大小,以及对革命的贡献,分别授予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等军衔.虽然,在这授衔过程中,也有个 ...
-
开国第一中将徐立清:让衔让位又让级,辞去上将当中将
导言 1950年,中央军委正式成立了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由罗荣桓同志担任部长,徐立清同志担任副部长. 开国第一中将 我们都知道,朱德是开国第一元帅,粟裕是开国第一大将,萧克是开国第一上将.那么,谁是开 ...
-
这位开国中将不得了,罗瑞卿点名让他当保卫局局长,伟人亲自授衔
有这样经历的开国中将真的不多,罗瑞卿组建公安部的时候,亲令第一野战军调他任公安部武装保卫局局长,1955年9月27日下午,在中南海怀仁堂,毛主席亲自给他授予中将军衔,大家能猜到他是谁吗? 他叫蔡顺礼, ...
-
许世友被授上将是高了还是低了看看这几位将军,就知道了!
在我军的开国将帅中,许世友将军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位,他是一位非常传奇的将军,早年间在少林寺当武僧,武艺超群,他在他之后的军事生涯中,以能打硬仗著称,他脾气耿直火爆,但是也非常的仗义豪气,他是一位酒神将 ...
-
建国后,徐立清中将做了3件事,彭德怀元帅3次拍板不予通过
如今社会上争荣誉.争功劳的人比比皆是,他们爱慕虚荣,总想着在得到自己应得的那份之外,还要贪图不属于自己的那份.然而在建国初期,有很多具有优良传统的革命先辈,他们用鲜血与汗水换回新中国人民的安居乐业,事 ...
-
盘点一百七十七位开国中将的戎装照(四)
唐明国亮2020-06-30 16:24:33 杜平,时任沈阳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甘渭汉,时任沈阳军区副政委兼干部部部长. 吴信泉,时任沈阳军区参谋长. 曾思玉,时任军事学院学员. 周志坚,时任 ...
-
盘点一百七十七位开国中将的戎装照(五)
唐明国亮2020-07-01 05:47:22 肖望东,时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 丁秋生,时任南京军区干部部部长. 覃健,时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鲍先志,时任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赖毅,时任南京军区 ...
-
盘点一百七十七位开国中将的戎装照(六)
孔庆德,时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李成芳,时任军事学院学员. 谭甫仁,时任武汉军区副政委. 毕占云,时任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秦基伟,时任军事学院学员. 陈康,时任陆军第十三军军长. 范朝利,时任陆军第 ...
-
最有傲气的开国中将,刘伯承和徐向前两位元帅都惹不起他
原标题:最有傲气的开国中将,刘伯承和徐向前两位元帅都惹不起他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开国中将,以"傲气"而闻名.当然,这里说的"傲气"可没有贬义,而是满满的自信.这位傲 ...
-
临床效方推荐(一百七十七)六神丸治牙痛【...
临床效方推荐(一百七十七) 六神丸治牙痛 [治法]六神丸一粒用唾液湿润放在牙上,轻轻咬住,溶化,待牙周发麻后牙痛即可减轻.若在用六神九前先用2%碘酒搽肿胀牙龈及龋洞则疗效更好. [疗效]有神奇的止痛效 ...
-
陈杏珍(白蓝)对联集(一百七十七)
上联:竹深荷静云轻卧 下联:树茂蝉喧月醉眠 上联:花间醉卧风流客 下联:月下怡眠潇洒仙 上联:文章出彩该传世 下联:才艺超群当惠人 上联:轻烟困柳催春到 下联:碧水萌荷迎夏来 上联:雨打荷盘珠影乱 下 ...
-
认知世事(一百七十七)
很多人,因为寂寞而错爱了一人,但更多的人,因为错爱一人,而寂寞一生. 我们可以彼此相爱,却注定了无法相守.不是我不够爱你,只是我不敢肯定, 这爱,是不是最正确的.
-
你适合创业吗?—“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一百七十七
你适合创业吗? 昨天我们谈到刘演和刘秀在吃了败仗后,去游说下江兵一起与义军合兵一处,共讨王莽.王常为人有贤名,当场答应. 当王常将与合作的意向告诉成丹.张卬二人时,他们极力反对,主张不应该受制于刘氏兄 ...
-
觉醒者(一百七十七)——清晨棒喝
不是原创的故事可以写,但是尽量写别人没有读过或者很少读过的.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文章书籍到处都有,几乎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写这样的故事有什么价值? 许多人尽爱写人人懂得的道理,人人知道的故事,人人熟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