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0)

相关推荐

  • 春望   [唐] 杜甫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韵译] 故国沦亡,唯有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草木丛生. 感伤时局,见花难 ...

  • 看图识唐诗(578)杜甫·春望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国都被侵占只有山河依旧, 城春草木深.城里值春来唯见草木阴森. 感时花溅泪,感伤国遭变故怅恨家有离人, 恨别鸟惊心.见花开会流泪闻鸟叫会惊心. 烽火连三月,战火 ...

  • 唐诗《春望》杜甫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解]: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

  • [唐诗鉴赏]杜甫:蜀相

    本文来自唐诗三百首之<蜀相> 作者:杜甫(唐代)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

  • [唐诗鉴赏]杜甫:梦李白·其一

    <梦李白·其一>五言古诗 作者: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 ...

  • [唐诗鉴赏]杜甫:梦李白·其二

    <梦李白·其二>五言古诗 作者: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 ...

  • [唐诗鉴赏]杜甫:望岳(泰山)

    <望岳>-五言古诗 作者:(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解]: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 ...

  • 《唐诗鉴赏辞典》第四百一十四首《小寒食舟中作》(杜甫)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五] [古风泊客一席谈] 小寒食舟中作 [中唐·杜甫·七言律诗]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 ...

  • [唐诗鉴赏]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唐诗鉴赏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作者:杜甫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 舞剑器,壮其蔚,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三载,余尚童 ...

  • [唐诗鉴赏]杜甫:《天末怀李白》

    [唐诗鉴赏]唐诗三百首之<天末怀李白> 作者: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解]: 1.天末:犹天边; ...

  • 唐诗鉴赏-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是十分宽阔宏伟的. 诗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