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质检总局公布《2017年质检利剑行动工作方案》 “涂料”被点名
4月19日,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消息,2017年将继续组织全国质检部门开展“质检利剑”行动,同时并公布了《2017年质检利剑行动工作方案》。质检总局表示:将下最大气力执法打假,切实坚持执法打假高压态势——
质检总局关于印发《2017年“质检利剑”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质检执〔2017〕17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现将《2017年“质检利剑”行动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质检总局
2017年4月19日
据涂饰商情记者了解,每年全国质检部门开展的“质检利剑”行动,均查处大批制售假冒伪劣案件,对制售假冒伪劣违法行为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建材类目中“涂料”被点名了。建材领域中: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涂料、电线电缆、钢材、水泥、人造板将作为“质检利剑”行动中重点检查的范围。

据了解,此次的《2017年“质检利剑”行动方案》,质检系统将在消费品、农资、建材、汽车配件、车用汽柴油等5大领域开展利剑行动,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的大案要案,曝光一批典型案件——
1.消费品类:围绕维护消费品安全,深入开展消费品打假“质检利剑”行动。以空气净化器、电饭煲、智能马桶盖、智能手机、儿童纸尿裤、儿童玩具、婴幼儿童装、厨具、床上用品、家具等10类消费品和电动自行车、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儿童仿真饰品等为重点,依法严查生产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或明示标准产品、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未按要求取得生产许可证或强制性认证、标识欺诈等违法行为。
2.农资:围绕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深入开展农资打假“质检利剑”行动。以化肥、农机及其配件等产品为重点,依法严查不符合标准、产品有效含量不足、虚假标识及无证生产等质量违法行为。
3.建材行业:围绕促进工程建设质量提升,深入开展建材产品打假“质检利剑”行动。以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涂料、电线电缆、钢材、水泥、人造板等为重点,依法严查无证生产、不符合标准、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配合有关部门“去产能”工作,严厉查处生产“地条钢”等淘汰建材产品违法行为。
4.汽车配件领域:围绕服务民生,深入开展汽车配件打假“质检利剑”行动。以制动器衬片、滤清器、电池、灯具、轴承、轮胎、内饰、润滑油等产品为重点,对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开展执法检查,依法严查无证生产、不符合标准、未经认证出厂、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等违法行为。
5.车用汽柴油:围绕环保,深入开展车用汽柴油打假“质检利剑”行动。依法严查汽柴油不符合国家标准、掺杂掺假、虚标标号和无证生产行为。
在抓好上述五个专项的基础上,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确定本地区本部门重点产品,组织开展“质检利剑”专项行动;同时,要认真配合“伪基站”“黑广播”“土炼油”等专项整治行动,做好执法打假工作。

据了解,“质检利剑”行动工作方案中要求,各地方必须深挖细查质量违法案件线索,按照质检总局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部署,坚持全面排查、重点整治、及时处置相结合,紧紧围绕关系人体健康、人身安全的高危产品和易发、高发质量违法的重点地区。充分发挥12365热线的窗口作用,加大电商领域信息数据搜集和舆情分析力度,组织开展质量违法线索排查,挖揭行业“潜规则”,防范行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产生和扩大。要组织开展集中打假行动,质检总局将在组织明察暗访的基础上,每季度和“双十一”期间组织消费品电商领域全国执法打假集中行动。要严查彻办大案要案,建立健全大案要案省级质监部门组办督办制度,选择一批大案要案、跨区域案件进行挂牌督办。
“质检利剑”行动工作方案还重点强调了责任落实问题,提出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信息报送,坚决杜绝有案不查、推诿扯皮等问题。质检总局将加强督促检查,选择部分“质检利剑”专项行动,对各地开展情况作绩效评价,并将结果向全国及有关部门通报。

继去年的严厉整治之后,质检总局此次的2017“质检利剑”行动,将加强监督执法力度,扩大质检范围,更大程度地维护市场的健康运作。据了解,每年的“质检利剑”行动都会列出十大典型案例,而这次相信同样不会例外,如果涂料类目中有被逮着的企业,将极有可能会上榜“十大典型案例”。一旦成为典型案例被公布于各大网站媒体,那就等于是做了一次权威且免费的负面推广,“宣传”范围之广,对企业的影响更无法估算。故此,敬告各位正在造假或“正打算这么干”的涂料同行们——“赶紧收手方为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