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散文】马晓燕 ‖ 匠人
相关推荐
-
民间为何把木匠排在八大匠之首,他们的江湖规矩有哪些?
大集体时代爷爷只要给生产队里交钱,就可以到外地去木活.爷爷外出做乡活的时候衣兜里经常装着一个画线用的画签子,他之所以用桃木制作的五尺杆子当扁担,他说这两样东西是摸黑路避邪用的.爷爷不仅会给生产队里做犁 ...
-
[还地桥诗群]黄文欢的诗《远去的匠人》(组诗)
篾匠 一把花白的胡子 满头如银的白发 一副苍劲镌刻的面孔 一双满是厚茧的老手 好一个仙风鹤颜 深深扎进记忆 他是同伴的外公 他更是一高超的篾匠 一根普普通通的楠竹 经他一通专注捣弄 劈.削.刮.编,瞬 ...
-
【滋水 · 散文】冯小良:石头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382期︱ 审稿|马晓毅 编辑|王会宁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 ...
-
远去的石器与沙石峪的石头
全文共4755字 阅读全文需12分钟 作者:张国印 编辑:小愚 人类的祖先制造了石器,人类亦离不开石器.生产生活中的坚硬与艰难,往往需要更坚硬更厚重的石器去碾轧去解破. 据考古文献载, ...
-
巴蜀之地 | 周乐溢:匠人的摇篮
[巴蜀之地] 专栏主编:夏祥林 梦梅若兮 图:堆糖 文:周乐溢 版式设计:玉丽 我上小学那阵子,还是六年制,前四年为初小,后两年是高小.高小那两年,寒暑假的时候,父母因为忙碌,无暇顾及我,但又担 ...
-
朔州晚报 第7413期 A7版:石 匠
小时候,我们最喜欢看匠人做营生. 孩子们聚在一起,听匠人瞎谝讲故事,成了枯燥岁月里难得的一种娱乐活动.匠人们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故事自然也多.他们往往在干活累了休息的时候,一边抽烟一边说笑,调节一下气 ...
-
朱亮辉:留在记忆里的民间匠人和民间手艺 ——唐志平组诗《身边的匠人》赏析
留在记忆里的民间匠人和民间手艺 --唐志平组诗<身边的匠人>赏析 朱亮辉 俗话说:"手有一技艺,顶种两亩地."从前,在农村,有一门手艺,那是很让人羡慕的.不光是一家人的 ...
-
【方志四川•散文】陈燕 ‖ 废墟里的记忆碎片
废墟里的记忆碎片 陈 燕 金川的冬天,本来就不太冷,只是在立春之后,微风拂过反而有点刮脸的感觉.按照金川的习俗,马上过年了,那是一定要去"上坟"的,走在小路上,裤子上摔满了灰,以前 ...
-
【方志四川•散文】曹燕辉 ‖ 光阴的故事
光阴的故事 曹燕辉 地处川东北蓬安县东南的河舒境内,有一隅让时光难以倒回的地方--国营河舒农场. 年初约了几位老友,又一次走进这片古朴而神秘的大院-- 一行人带着美丽的心情,跨入己成为历史的河舒农场: ...
-
【方志四川·散文】曹燕辉 ‖ 故乡情深
故乡情深 曹燕辉 我的故乡有个尴尬的名字--曹家背时沱,在四川方言里,"背时"就是倒霉.不景气.不顺利等意思,其本义是"与时代不能同步发展".这个名字也是我故乡 ...
-
【方志四川•散文】曹燕辉 ‖ 石磨伴我成长的岁月
石磨伴我成长的岁月 曹燕辉 石磨,在中国农村历史悠久,也是过去农村常用的工具,把米.面磨成粉末.传统的石磨用人力或畜力驱动:到了近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用水作动力的叫水磨:现在大多数是电力带动:但农村 ...
-
【方志四川•散文】曹燕辉 ‖ 生产队公房
生产队公房 曹燕辉 生产队公房,也习惯性叫保管室,普遍存在于建国后到上世纪80年代末全国农村各地. 生产队公房(图片来自网络) 公房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建国前,中国农村的农民,严格来说 ...
-
【方志四川•散文】曹燕辉 ‖ 领悟岁月
领悟岁月 曹燕辉 人,一生经历由幼年.童年.青年.中年.老年.暮年: 国家,经历由弱到强.积贫到富有.再到繁荣昌盛: 生活,经历由苦到甜.再到幸福安康. 世态告诉你:不同时期,走完 ...
-
【方志四川•散文】曹燕辉 ‖ 泥瓦匠的传奇故事
泥瓦匠的传奇故事 曹燕辉 四川雨水多,湿气大,冬天还有一段霜冻.因特殊的气候条件,四川人修房造屋喜欢盖青瓦,因此瓦匠在我们那里很吃香. 我的家乡在蓬安县金溪镇万和乡紫石坝,因大多数人姓曹,人们都 ...
-
【方志四川•散文】马晓燕 ‖ 感动与反思
感动与反思 马晓燕 为什么我们的眼眶总是湿润?为什么我们的心中总是涌动着一股暖流?因为在这个冬春交替之际,我们见证了无数令人感动的瞬间.正是这份感动,这份温暖,伴我们越过凛冬,勇毅前行. 这不由地让我 ...
-
【方志四川•散文】马晓燕 ‖ 我还是你心里那个小女孩
我还是你心里那个小女孩 马晓燕 按以往惯例,在婆婆家过完大年三十,余下的几天假期,我们会选择外出旅游.但今年春节,我决定哪儿也不去,就在家陪父母,我的这一决定得到了爱人和女儿的同意.遗憾的是,由于这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