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火车的故事(深度好文!!!)

                          绿皮火车的故事

                          作者:咏樱

绿皮火车往哪开,往那光明里开——题记

很多的时候,我们都怀揣对远方的向往上路,以为风景和幸福都在远方。

在我年幼的时候,父亲经常出差。他在收容遣送站上班,所以出门在外的时候多。那时我很羡慕他,因为他能坐绿皮火车去很多地方。每次他回来,总会给我们这几个孩子带一些吃的,比如大白兔奶糖、金华酥饼、菠萝等。那时我常常想,如果我能坐上绿皮火车该多好啊!那我就可以跟父亲一样,去很多地方,吃很多美食。

  我是一个喜欢浪漫的人,也常心怀各种不切实际的梦想。

在我16岁的年纪,第一次踏上绿皮火车的车厢,竟是满心喜悦。绿皮火车里挤满了各式各样的人。有戴着眼镜的知识分子、穿着皮鞋的干部,还有打着赤脚卷着裤腿的农民。他们带给我一种新鲜的感受,我喜欢听这些不同装扮的人用不同的口音说话,然后根据他们的穿着来揣测他们的生活。

绿皮火车启程时会鸣笛,然后就会响起“咔嚓、咔嚓”的声音,有时还会响起“哐当、哐当”的声音,这些声音很有节奏,对我有催眠的效果。读书时买不起卧铺,那是有钱人才买得起的,我们这些去上大学的学生只能挤在硬座车厢里。车厢与车厢的连接处是洗手间。这里的洗手间气味刺鼻,每次走过我都要用手捏住鼻子,那种呛人的气味让人感到很不舒服。

记得大二的时候,寒假结束返校,人很多,一个座位都没有。我是一个瘦弱的女生,可是也没有“绅士”起来让座。站在我身边的一个跟我年纪相仿的男孩不知怎么就跟我聊上了,他说自己也是去福州上学。下车的时候,我们留了联系方式。他似乎年纪比我还小一些,个子不高,脸庞很清秀,是一个长得好看的男孩。后来,他来学校找过我,还请我看了一场电影。我们没有拉过手。再后来,不知道怎么就没有联系了。

 这是一个没有结果的故事,可是现在回忆起来依然觉得很美好。

人生需要点缀一些没有结果的故事,就像世间总有着开了又凋谢的不结果实的花。

大学四年,坐了四年的绿皮火车。每次要坐七八个小时,那时没有手机,只能看看窗外的风景,有时也跟同伴聊聊天。坐了多次火车,刚开始的新鲜感消失了,心中便生出奔波劳顿之苦。这个时候才明白,父亲的每次出差也携带着许多看不见的辛劳,他只是把这些辛劳藏起来,不让我们这些无知的孩子看见罢了。

人活着,不论是求学还是谋生,总要从一个地方挪到另一个地方,就像迁徙中的候鸟,总要在季节变换的时候完成一次漫长的飞翔。

大学毕业以后,出门少了,坐绿皮火车的机会也少了。再后来,结婚生子,生活中的所有故事情节都在故乡展开。除了有时出门培训、开会,偶尔坐坐绿皮火车,大多时间,都与绿皮火车没有什么交集。绿皮火车就这样渐渐淡出我的生活。

到了现在的年纪,倒是经常出门旅行。现在的交通工具高效且干净,高铁和动车是我出门的首选。先前出门对我来说是一件难事,因为在火车上要熬几个小时。到达目的地的心情过于迫切,竟让我忽略了沿途的风景。现在,时过境迁,经历了大起大落人生的我终于明白,到达目的地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在奔驰的列车上,安顿好自己的心,看看书,写写文字,倒也别有趣味。

前些天跟几个朋友在一起喝茶,其中一个男士说他喜欢坐绿皮火车出门,这倒让我很是诧异。他的经济条件很好,不存在付不起车费的问题,而且坐高铁、动车更便捷,中途的时间大大缩短。我问他为什么喜欢坐绿皮火车,他说:可能是恋旧吧,我喜欢慢的东西。而且绿皮火车有卧铺,有时躺一晚就到一个地方,不耗费白天的时间,挺好。

他的话然让我想起自己前几年去杭州,也是选的慢车卧铺。踏踏实实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睁开眼就到了杭州。然后游西湖,登孤山,赏放鹤亭,一路自在。这种坐车的感受细细想来确实也挺好,关键是它合理利用了时间。

生在尘世,总有奔波之时。有人图快,有人图慢。其实不论快慢,只要你安下心来,享受当下的时光就好。

最后,我想起了一句话:我们可以耐心等,幸福可以来的慢一些,只要她是真的。

而绿皮火车的故事,就是关于慢的故事。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简介:

咏樱,真名黄勇英,毕业于福建师大中文系,中学高级语文教师,福建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中国新归来诗人。现代诗歌文化艺术主编,诗意神州平台主编。已出版散文集《带爱上路》,诗集待出版。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编辑部成员

总编:杨 振

主编:咏 樱

顾问:陈广德  曹忠胜

责任编辑: 美美  花落千江水  静墨  枫丹白露

投稿邮箱:2123412316@qq.com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编辑部
   关于稿费的暂行办法

第一:凡本刊发表的文章阅读量满1000,评论10条即有15元稿费,阅读量满2000,评论20条即有30元稿费,领取方式,直接截图发总编即可领取。以上以初发时间6天内为准
第二:赞赏金额满20元,即5/5分,一周后,直接截图发总编即可领取,(稿件多,平时工作繁忙,不能一一核对,请谅解)
第三:请加总编微信hj526803516以方便联系

 本期编辑:咏樱 

本活动合作平台:文化之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