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恭喜那些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他们比普通人多了这个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随着社会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现如今已经愈发往“线上”的方式转变了。最常见的就是诸如QQ、微信以及其他类似软件的流行,人们往往只要动一动手指,就能够达到社交的目的。
这些软件除了能够在线聊天之外,往往还具有一个功能,就是类似于发布朋友圈这种的社交平台功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晒出自己的心情或者是PO出自己的照片,让自己的交际圈子中的好友们看到自己最近的状况。
渐渐地,人们开始注重朋友圈的作用。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审视朋友圈来猜测一个人的性格,以及围绕着性格而存在的诸多情况。
所以当不久之前微信官方推出了朋友圈限时查看功能之后,很多人在第一时间就对自己的朋友圈时限进行了改动,有的人是只允许好友看三天内的状态,有的人是一周,有的则是一个月……
也许你也发现了这一变化,甚至自己也是其中之一。那么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应该恭喜那些从不发朋友圈的人。

自我价值感比较高

心理学领域当中,存在一个名为“自我价值感”(Sense of self-worth)的概念,这一概念是对于个体对于自己价值的一种感知,许多人对此都是没有什么认识的。很多人都只能通过外人对于自己的评价来形成这种认识。
于是很多人便将朋友圈当成了这样的一个场所,将自己刚买的名牌产品、新衣新包、旅游动态等发在朋友圈当中,其实意在展示自己的生活状态。
渐渐地,人们会通过社交媒体来为自己树立一个“人设”:生活优越、热爱旅游、学习认真等等,各种积极地、想要在别人眼中成为的样子,都被慢慢的塑造出来。
然而,一个真正对于自己能力自信,心中了解自己价值的人是不会通过这种方式来为自己塑造“社交形象”的,因为他们的价值不需要通过别人的夸赞和肯定来达到,他们清楚自己“几斤几两”,既不会因为他人的消极评价而难过,也不会因为他人的赞扬而开心。

自我分化程度

穆雷·鲍文(Murray Bowen)是家庭心理学领域的著名学者,他最先提出了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的概念。
鲍文认为,自我分化可以帮助个体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的能够清晰分辨出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边界,即在社会生活当中,是否真的有能力忽视外界的看法,坚持自己的想法。
那些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就属于这种性格,他们一方面不会因为不在社交软件当中与朋友互动,就影响与其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他们也不会轻易地因为一些社交网络上的动态而在内心产生波澜。
所以借用之前的自我分化概念,一个人自我分化的程度越高,在社会生活当中就越能够通过对于自己的掌握而过得游刃有余,同时也会因为尊重他人的界限而获得更好的人缘。
在鲍文看来,对于那些自我分化程度比较高的人而言,社会生活当中彼此之间的边界是清晰可见的。
一方面他们会十分明确自己的底线,不会做一些不好的事,一方面他们也会十分尊重他人的底线,不会因为自己的一些需求就让他人感觉到不适。
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他们将自己的生活作为一种比较私人的事情,而社会交往平台是一种公共的空间,这样的一种交汇会使得他们感觉到不适,从而影响自己的生活。
所以尽管他们也有分享自己生活的需求,但是他们会通过线下会晤以及私聊等方式来分享,因为这种方式在他们看来也是比较私人的。
但是由于他们对于这些界限的坚守,有时也会让身边的人因此感到不舒服。
因为人终究还是群体生物,免不了在集体中生活,他们的性格多少有一些“不合群”,这导致他们有时候会显得有些挣扎。
总而言之,那些从不发朋友圈的人尽管看上去有一些“高冷”,但是他们的行为是十分符合其自己内心当中标准的。生活属于他们自己,而不是靠别人的评价来生活。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0)

相关推荐

  • 心理学分析:从来都不在朋友圈里发动态的人,是什么样的性格

    文/姿势分子 (不要走开,文末有彩蛋) 据说,现在大部分人早上起床,都像皇上临朝一样,打开手机"批阅奏章".其中,最重要的"奏章",就是朋友圈了. 朋友圈里,丰 ...

  •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才是最值得深交的对象

    发朋友圈曾一度特别流行. 自诞生以来,朋友圈就成为了大家非常喜欢也经常用到的社交工具,每天不发一些自己的动态,不给朋友点赞这一天就像是白过了一样,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但是每天沉溺于翻看朋友圈的碎片化信 ...

  • 心理学:我们要恭喜那些,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

    各方面不再期望善待1秒钟前大图模式世界从来都不会因为你的退步而停止发展,信息时代的今天,在不少人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固步自封的时候,微信已经成为了最受欢迎的社交软件.如果你今天还是拒绝使用微信,那不是 ...

  • 不喜欢发朋友圈的女人,多半是这三种性格,尤其第2种最具魅力

    朋友圈就像是一个小型的社交平台,里面掺杂着许多个人的喜怒哀乐,又或者涵盖着每个人丰富多彩的生活,通过朋友圈,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着某种信息. 每一个女人的朋友圈都各具特色,有些女士谈恋爱的时候拼了命地秀 ...

  • 活得真实自在,不会刻意去找存在感,很少发朋友圈的生肖

    随着各种软件的降世,社交对我们当代人来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场合与书信,一部手机就能让天各一方的人联系起来.而在各种社交软件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困扰,类似于朋友圈发广告系列的社交圈,或 ...

  • 心理学家:我们要恭喜那些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

    朋友圈是人们表达心情.记录生活的重要途径,不少人把它看作社交的必备手段,它能帮助我们迅速了解对方的喜好和生活习惯,并且在心中对这个人留下初步的印象. 有了朋友圈,就能够很好地打开社交话题,因此,越来越 ...

  • 心理学:请务必远离那些,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微信以及各种相应的社交APP在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人们日渐依赖的一种表达以及沟通情感的工具.同样,除了交流之外,这些应用当中往往都拥有发布功能.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微信朋友 ...

  • 心理学:我们要努力接近,生活中那些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

    但你一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真正厉害的人,都是不动声色的人. 从不发朋友圈,遇到事情从不声张,你以为他们在过销声匿迹的"道士"生活,其实不曾想,他们早已蓄势待发. 著名央视主持人白岩 ...

  • “恭喜那些经常发朋友圈的人”

    2020-10-02 Oct. 2 灼见(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作者 | 杜言心 来源 | 简易心理学(xinli01) 你发现了 ...

  • 那些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十有八九是这5种情况,很准

    文/唯晨 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人的喜怒哀乐不再表达在脸上而是转到了网络上.朋友圈便难免成了心情的晴雨表.只是通常情况下这个"晴雨表"并不准. 喜欢发朋友圈的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发上 ...

  • 恭喜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现象: 微信好友越来越多,可是朋友圈的动态却越来越少. 满屏的微商和广告,竟刷不到几条好友的消息,再翻几下,已经是前天的动态. 曾经,我们满心欢喜地在朋友圈记录美好生活的点滴. 但 ...

  • 致那些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想发朋友圈 很多不想发朋友圈的人,曾经都是喜欢发朋友圈的,只是失望透了,才会沉默. 前几天,我看到了一个很扎心的观点: 我们是第一代从小就成长在互联网世界的年轻人,但却也可能是最保守 ...

  • 为什么我们要远离那些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原因有三点

    随着社会生活当中压力的增长,很多人在日常当中会面对很多有压力的事情,除了工作之外,还有社会生活.情感生活以及各种事务,这会让自己渐渐的陷入一种疲惫之中. 所以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人会通过在社交平台上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