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雪球:小鱼量化
可转债投资实用手记说了这么久终于与大家见面了,小鱼自己梳理写作这篇万字长文的过程,就是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我受益匪浅,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也和我一样能有巨大的收获。按照惯例,上个目录,这个目录巨长。
随着这两年可转债的大规模发行,衍生出了很多玩法,比如抢权、配售、正股埋伏等等,有时间我也去学习一下,以后整理更新到这个系列中。
初涉可转债投资大概在六七年前,2013年-2014年前后,当时手里有了几万块就想着,通过投资赚点小钱改善下生活也是好的;小鱼本人当时还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股票投资肯定想都不用想,从心底就认为是不靠谱的(现在有所转变,正在研习价值投资)。各种网络搜索找到了集思录这个低风险投资大本营,开始搞些逆回购、分级A、可转债投资,不过现在早就忘记了当初投资可转债的逻辑了,或者说根本就没有逻辑可言。这期间我浅显的认识到不能这么懵懵懂懂的投资,要找老师、找大师学习。雪球和新浪博客的“优美”老师;写作《低风险投资之路1 and 2》的David老师;David老师当时在长投开过企业债投资课,我也买了跟着学习;安道全老师写的《可转债投资魔法书1 and 2》,和安道全老师当时在长投开的可转债课程我也买来跟着学习和写作业;这些老师的文章和书籍、课程我都仔细的读认真的学,但是好像没有什么卵用,读完、学完就忘记了,脑子里基本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脑海中只剩下一句话印象比较深刻“可转债投资,下有保底(面值以下买入),上不封顶(130元以上卖出)”。2015年股灾之后小鱼的懵懂型投资遭遇了重创,虽然最后保住了本金,但翻倍的盈利所剩无几,对投资的热情开始减退;再加上2015年之后可转债发行数量极少,市场上交易的转债数量急剧减少,连续两三年都在十几只;连当时以投资可转债为主的安道全老师团队都开始推出了大小核模式的人造可转债作为过渡。直到2018年可转债发行数量开始逐步增多,从开始的十几只,几十只,上百只,到今年二月份,市场上的可转债达到了222只,我去集思录上看了下截止2020年2月13日待发行可转债/可交换债达到了268只,储备非常之丰富。这两年多来可转债打新成为低风险投资中的重要一员,多账户打新每年收入三五万不在话下,对普通大众来说快赶得上一年工资了吧,那小鱼为什么没有做呢,说实话还是懒,嫌麻烦,要多账户打新才能吃到大利润。现在为什么又要把可转债投资这块捡起来呢?是因为2019年初以来我开始利用写文章的形式重新学习投资,经过近一年多的努力大类资产配置轮动和指数基金投资体系已基本成型,投资大类继续向外扩展,那么可转债投资就是一个理想的目标。还是老规矩,首先收集相关专业人士的文章资料和书籍,做大量阅读,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小鱼自己的理解做一个可转债投资提纲,最后根据提纲的步骤填充完善,同在在写作的过程中开始逐步实践操作。对于什么是可转债这个问题,有非常多的文章和书籍来告诉我们,小鱼按照我的理解来阐述一下,本系列文章从头到尾都拿百合转债(113520)这只可转债产品作为案例来穿插分析。首先可转债是一张债券,它具有大部分债券的属性,如债券的期限、约定利率、还本付息方式等,
以上是百合转债(113520)这只产品的一些基本债性信息:债券利率从第一年的0.5%到最后一年的3.0%,可以说利率是不高的;还本付息方式: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和最后一年利息。因为它是可转换公司债券嘛,在特定的条件下其可以转换成相应数量的股票,可转债的价格与股市是正相关的,股市的上涨也会带动可转债价格上涨。即便股市大跌,可转债因其债券属性,也有一个安全保障底线。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历史上大部分可转债最后都以强制赎回的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继续以百合转债(113520)为例说明,请看合同上关于赎回条款的截图。公司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有至少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130%×转股价,如果这个条件满足的话公司就要强制赎回你的可转债了,以面值100元+当期利息(3元)=103元赎回,而此时你的转债价格要远远大于103元,根据股票和行情的不同甚至要远大于130元的价格,那么这个时候你最好的选择是什么呢?按照正常交易价格把转债卖给其他人,或者把可转债转换成公司股票卖出,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就不需要还本付息了,这样分析下来你会发现,可转债表面上看是债券融资,而实际上是股权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