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进行时,英飞凌无锡工厂如何兼顾智能化升级和零缺陷追求?
相关推荐
-
揭秘全球最大“空中吸碳”工厂:已运行1个月,每年把4000吨CO2变成石头
撰文:吴婷婷 编审:寇建超 排版:李雪薇 旱灾.洪涝.冰川融化......当前,全球气候问题无疑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 自工业革命以后,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特别是化石燃料的不断消耗和森林植被的 ...
-
冰岛:就在本周,世界最大碳捕捉工厂Orca投运!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直接从空气中吸收CO2(DAC技术)并将其储存在地下的Orca工厂已于本周三9月15日在冰岛投运.该工厂位于冰岛雷克雅未克区域的Hellisheidi地热发 ...
-
中国首家零碳工厂!就在无锡
当别人还在为低碳而孜孜以求的时候,无锡高新区有一家公司已经实现了零碳! 记者从高新区商务局了解到,松下能源(无锡)有限公司宣布,已经实现了CO2零排放,这是松下集团在中国的首家零碳工厂.它是如何实现零 ...
-
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智能物联网正在成为零碳时代的“新电网”
10月23日,2021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无锡盛大开幕.大会以"智联万物.数领未来"为主题,江苏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许昆林,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江苏副省长胡广杰,自然资源部总规 ...
-
3分半视频看英业达5G智能工厂实践!
英业达自1975 年成立以来,从早期制造计算机.电话机,到成为笔记型电脑.伺服器及无线通讯产品的领航设计制造者,迈入5G世代,英业达将扩充5G专网系统整合与架构的能力,将自身拥有的世界级制造工厂转型为 ...
-
陕鼓动力——碳中和产业的隐秘龙头
碳中和时代的机会未必就只有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那些能够提升传统能源能效的企业也将蕴含着巨大的机会. - 1 - 陕鼓动力 分布式能源专家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是向用户提供分布式能源的系统解决方案商 ...
-
英飞凌的国产野望
IAUTO 速度 深度 态度 导|语 2020/11/12 无锡工厂扩产,英飞凌加速国产. 文丨王小西 编辑丨小叮当 作为全球最大的IGBT供应商,英飞凌(Infineon)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近日的 ...
-
英飞凌副总裁:不会因为芯片短缺,就盲目压缩交货周期
在2020年与赛普拉斯的合并完成后,英飞凌已跻身全球十大半导体公司之一.尤其在汽车电子.功率半导体和安全IC领域,英飞凌如今已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遍及全球的19个工厂在英飞凌构建半导体帝国的过 ...
-
碳中和进行时,大众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碳中和之下,汽车行业也在匍匐前进.其中,大众集团便在近日详细介绍了企业及产品逐步实现脱碳的规划. 4月29日,大众汽车举办首届"Way to Zero"主题论坛.大众汽车乘用车品 ...
-
[首藏作品](6319)“碳中和”的山东路径:氢进千万家 碳降千万吨
"碳中和"的山东路径:氢进千万家 碳降千万吨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 讯 员 马文哲在追求"碳中和"的道路中,能耗大省山东祭出关键一招.4月16日,在科技部部长王志 ...
-
新能源 | 碳中和按下“光伏 ”快进键
在2060年碳中和目标指引下,我国光伏市场将进入下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光伏 "产业空间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来源:中国城市能源周刊 尽管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对我国光伏 ...
-
国检集团综合检测龙头形成进行时update:EHS事业部与碳交易权 最近查了一下公司官网和公众号,有...
做建材行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国检集团成立EHS事业部 近日,国检集团成立EHS事业部.EHS是:环境(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业务的简称.该事 ...
-
奔驰再提“辛德芬根56号工厂”碳中和对德国汽车业约束有多大?
在德国的汽车制造业中,与"辛德芬根56号工厂"有同样定位的还有奥迪的奥迪布鲁塞尔工厂,而宝马同样走的同样很快,按照计划,2020年从墨西哥到马来西亚的31家宝马制造工厂将只采用清洁 ...
-
第一家“碳中和”合成煤油工厂在德国揭幕|德国
2021年10月05日 04:05央视网 当地时间10月4日,第一家"碳中和"合成煤油生产工厂在德国下萨克森州埃姆斯兰地区维尔特县揭幕.据悉,汉莎航空将是该工厂的首批客户之一. 工 ...
-
有根有据!什么是碳汇、CCUS、碳排放、碳达峰、碳中和、碳排放权……
2021年6月底前将上线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交易中心将落地上海,碳配额登记系统设在湖北武汉. 究竟什么是碳交易.碳排放.碳达峰.碳中和.碳排放权.碳税--? 碳交易实现的过程,用 ...
-
【观点】国外41位学者澄清“碳中和”的10个认识误区,特别是不能以“负排放”技术代替减排!<
来自瑞典.英国.奥地利.丹麦.德国.挪威.瑞士等国家的41位大学教授和学者(名单附后)联合发表文章,澄清关于净零排放目标和碳中和的10个误区. 气候危机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无处不在.由于全球变暖,我们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