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卫报》评选出21世纪最佳的25座建筑,中国上榜两座

《卫报》”21世纪最佳建筑“网页

《卫报》(The Guardian)是英国的全国性综合内容日报,在欧洲极具广泛影响力。近日,该报评选出21世纪第一个20年的全球最佳25座建筑,引起业界关注。上榜建筑包含商业、体育、观览、医疗、文教以及纪念性建筑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有两座建筑上榜。

全榜单见下:
01、泰特现代美术馆 / 英国伦敦
设计:Herzog & de Meuron
年份:2000年

泰特现代美术馆位于泰晤士河南岸。外表由褐色砖墙覆盖、内部是钢筋结构的美术馆原本是一座气势宏大的发电厂,高耸入云的大烟囱是它的标志。它的建成,为之后许多的工业遗迹改造项目提供了教科书般的范例。

02、530公寓改造 / 法国波尔多
设计:Lacaton & Vassal architectes,Frederic Druot Architecture,Christophe Hutin Architecture
年份:2016年

入榜的法国530公寓楼改造项目,今年4月荣获了2019年密斯奖年度大奖。设计团队通过精准保留既有建筑的品质并弥补缺失,最终完成了对三栋大型公寓楼的创新性改造,从而为所有的住户提供了高质量的居住空间。

03、柏林新博物馆 / 德国柏林
设计: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Julian Harrap
年份:2009年

这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原建筑在二战中被严重损毁,现经建筑师David Chipperfield对其翻修,以新旧交替的设计手法及大量使用修缮之初原有的旧材料,使得新博物馆令人着迷、信服,它忠于历史,但亦融入现代风格。

04、西雅图中央图书馆 / 美国西雅图
设计:OMA,LMN
年份:2004年

OMA首席设计师库哈斯以“5个平台模式”设计图书馆,用网状的玻璃和钢的表皮将各平台组成一个综合体。建筑形体随着平台面积和位置的变化形成新奇的多角结构,有新现代主义的某些特征。这成了库哈斯常用的手法之一,在其后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也有这种影子。

05、纽约高线公园 / 美国纽约
设计:James Corner Field,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年份:2009年-2014年

纽约高线公园是由一条废弃高架铁路改造的城市公共空间。公园将各街区联系起来,为城市绿化树立了新的标杆。它向人们证明景观能对城市生活的质量带来巨大改变。

06、金泽21世纪美术馆 / 日本金泽
设计:SANAA
年份:2004年

金泽21世纪美术馆外观犹如透明飘浮的大扁圆岛一般,馆内采用360度透明开放的玻璃幕墙,室外风景自然融入室内,让人们更多的感受艺术和城市的关连。该美术馆于2004年赢得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金狮奖。

07、波尔图音乐厅 / 葡萄牙波尔图
设计:OMA
年份:2005年

波尔图音乐厅的设计在国际上备受赞誉,被评为近一百年内最经典的音乐厅建筑之一,代表性与地位可和毕尔包古根汉博物馆相提并论。尽管音乐厅与波多古城的市容相比,似乎格格不入,但是音乐厅在结构上的创新和开放的理念,使其备受推崇。

08、巴斯孔塞洛斯图书馆与植物园 / 墨西哥
设计:Alberto Kalach
年份:2007年

图书馆由168种植物共6万株所环绕,楼内的悬挂式钢架结构书架上,收藏了58万本图书。馆内中庭开阔,天花板和落地窗又使采光条件极佳。'书库’和'阅读梯田’都安置在悬挂于墙上的一个巨大的开放式钢架结构书架中,十分震撼。

09、秘鲁工程技术大学校园 / 秘鲁利马
设计:Grafton Architects + Shell Arquitectos
年份:2015年

这座粗犷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其剖面为A型,体块的构成回应了建筑师的“人造悬崖”设计概念,以这样的地形与周边环境相融合。Grafton Architects凭借这个作品荣获了2012年威尼斯双年展银狮奖,在世界范围内收获了诸多赞誉。

10、汉堡易北爱乐厅 / 德国汉堡
设计:Herzog & de Meuron
年份:2016年

易北爱乐音乐厅是在汉堡码头仓库的基础上加盖而成,底部保留了原有的砖墙结构,上‍部则新建了如奔腾浪花般令人惊叹的玻璃幕墙,完美将古典风格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成为建筑史上又一经典之作。

11、金塔蒙罗伊社会住宅 / 智利伊基克
设计:ELEMENTAL
年份:2004年

建筑师参与解决社会问题最为成功的案例,2016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Alejandro Aravena带领的ELEMENTAL设计团队,以“未完成”的设计思路,留给住宅以扩展和增值的机会,既控制了成本,又解决了未来人口增加带来的住房紧张问题。

12、富士幼儿园 / 日本东京
设计:手冢建筑研究所
年份:2007年

这栋“无终端”、无墙壁、无阻隔的环形建筑,曾被国际经济合作组织评选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教育建筑。自由开放的设计理念,让每个孩子得到同样地重视,感受到平等,是世界文教建筑的典范。

13、贝克特实验剧场 / 西班牙巴塞罗那
设计:Flores & Prats
年份:2014年

这座1920年代的老建筑几乎已经呈现出一种废墟的状态,改造设计的团队将老建筑的框架、门、彩色瓷砖、玫瑰窗等以及砖石肌理、石膏雕刻保留下来。最终呈现半新半旧、斑驳和鲜艳交错的实验剧场。

14、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 中国杭州
设计:王澍
年份:2002年-2013年

王澍从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出发,对山水进行整理,这种思想隐含的一个重要意思是:人的房屋不应是最重要的,在江南的弱势山水中,房屋应该质朴而谦逊,避免过分夸张的建筑体量与造型表现,建筑首先应考虑隐退。而“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也在其中体现。王澍在2012年成为中国首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

15、Peckham图书馆 / 英国伦敦
设计:Will Alsop
年份:2000年

位于伦敦的 Peckham 图书馆采取了放大的蓝绿色字母“ L ”的形状,将Alsop的幽默感与他的稀奇古怪的设计风格体现的淋漓尽致。该建筑在2000年荣获 RIBA 著名的斯特林建筑奖。正立面纤细和看似随意倾斜的柱子支撑着厚重的建筑悬挑部分,在此之下形成一个新的公共空间,为行人提供停留之地,这一设计让图书馆的会员人数提高三倍。

16、克劳斯兄弟田野教堂 / 德国梅谢尼希
设计:Peter Zumthor
年份:2007年

获得2009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瑞士建筑师Peter Zumthor曾说过“设计一个与生命有感性连接的建筑,我们的思考必须远远超过形式和构造。”这正体现在他的克劳斯兄弟田野教堂设计中。在那里神秘和令人深思的室内被一个极其刚硬的矩形外表所包裹。

17、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 中国北京
设计:Herzog & de Meuron
年份:2008年

体育场的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摇篮。设计者们对这个场馆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它是建筑史上一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体育场馆建筑。

18、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 / 西班牙马德里
设计:RSH+P,Estudio Lamela
年份:2005年

新航站楼的巨型屋顶呈连续的波浪型,由众多的巨型“Y”字型钢柱支撑。四周墙面均为巨幅落地玻璃,大厅内的主色调呈米黄色,与自然光相融,起到节约能源、使光线柔和的目的,体现出设计者人与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该项目在2006年荣获RIBA颁发的斯特林建筑奖。

19、甘多小学 / 布基纳法索甘多
设计:Kéré Architecture
年份:2001年-2012年

建筑师以手工压实的土砖建造校舍,并采用了将热铁皮屋顶和内部穿孔天花板分开的通风策略,使得具有标志性的拱顶起到了通风、隔热和散热的多重效果。

20、丰岛美术馆 / 日本丰岛
设计:西泽立卫
年份:2010年

高4.5米,占地40米x60米的曲线一体空间,没有任何柱梁支撑,满眼的纯白色,仅有的馆藏是一件艺术品,且永不更换——这便是丰岛美术馆的侧写。西泽立卫用薄壳结构,以结构的高度、曲度实现了一个充满禅意的空间。

21、蓝房子 / 英国伦敦
设计:FAT Architecture
年份:2002年

这座具有办公和居住功能的房屋的沿街立面采用了一些诸如坡屋顶、烟囱、树冠等“抽象元素”,将建筑主体隐藏在后面。蓝色喷涂并带有横向纹理的纤维板饰面,充满了诙谐气质。

22、达卡清真寺 / 孟加拉国达卡
设计:Marina Tabassum
年份:2012年

在空间界定与建造手段上坚持经典做法,这是达卡清真寺设计的精髓。它是一处明显与祈祷有关的场地。该项目也赢得了2014-2016的阿卡汗建筑奖。

23、苏施当代艺术博物馆 / 瑞士苏施
设计:Schmidlin Architekten & Lukas Voellmy
年份:2019年

这座博物馆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山谷内,前身是修道院和酒窖。博物馆的内部空间有大量爆破后裸露的岩石壁,在这里欣赏艺术品的同时还能感受地质环境和历史遗迹。

24、阿拉瓜岛儿童村 / 巴西阿拉瓜岛
设计:Rosenbaum + Aleph Zero
年份:2017年

儿童村坐落在巴西北部的热带雨林边缘,建筑设计结合了当地的气候特征,并采用了本土的廉价建筑材料,既美观又节能。该项目获得了2018年的RIBA国际奖项。

25、Cineroleum临时影院 / 英国伦敦
设计:Assemble
年份:2010年

Cineroleum是一个自我发起的项目,将Clerkenwell路上的一家加油站改造成一家电影院。在英国有4000个废弃的加油站,该项目是关于如何对它们加以再利用的一次试验。

21世纪最佳建筑,你有「在看」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