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秋与陈振亚(四)
相关推荐
-
盛世才之妹安志洁:新婚一年夫遇害,为申冤嫁小叔子,57年终如愿
1996年国庆前夕,一封信从俄罗斯来到上海,被送到一位叫安志洁的老人手中. 颤抖着手拆开,上面写的是:"尊敬的安志洁女士:您好!俄联邦军事检察院正式作出为俞秀松烈士恢复名誉的决定--&quo ...
-
她是伟人的“双亲家”,曾两次坐过大牢,其两任丈夫均惨遭杀害
她是伟人的"双亲家",曾两次坐过大牢,其两任丈夫均惨遭杀害,她的名字就叫张文秋. 张文秋,中国湖北京山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长期从事地下工作,经历颇为传奇.其大女儿刘思齐嫁给了 ...
-
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新疆,是经历了何等艰难才走到今天?
太尉评论 今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星火游 ,作者xinghuoly "新疆新疆",即故土新归之意,当年乾隆皇帝对新疆命名时,就有感于这片土地回归的不易. 新疆,古称西域,意思是中国西部 ...
-
【回望故乡】追寻伟人陈潭秋
陈潭秋(1896-1943),湖北黄冈人,1916年就读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前身)英语部,毕业后当过记者.教师,是中英文俱佳的才子. 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先后任中共安源地委委员.武昌 ...
-
终于找到了一个相对较全的史料,摘录如下 ...
终于找到了一个相对较全的史料,摘录如下 : 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巩固抗战后方,保持一条和苏联之间物资和人员往来的通道,支援抗日前线,中共中央决定在迪化(今乌鲁木齐)设立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 1937年1 ...
-
32岁少将带6万人叛逃苏联,30年后印证毛泽东预言
在我国,少将作为比较高的军衔,其获得者资历年龄都普遍偏高.但是有这样一个人,他在三十二岁的时候就获得了少将军衔,一跃成为了我国当时最年轻的少将,他就是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 早年一腔爱国热血,后因激进 ...
-
伊塔事件中,离开祖国,前往苏联的开国少将,后来的结局怎么样?
原创 玩绣球的猫 霓裳凤羽兮 1周前 1962年夏天,中国有六万余公民通过伊犁的霍尔果斯口岸和巴克图口岸非法越境,前往了苏联.客观来说,这件事在当时造成了深远影响,使得伊犁草原以及阿尔泰草原等很多地区 ...
-
揭秘:张文秋的特殊“婚史”
在中国革命史上,有这样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女性:她结婚两次,生育3个女儿,其中两个女儿先后嫁给了毛泽东的两个儿子,是毛泽东的双重亲家:她服从党的安排,先后与革命同志扮为"夫妻",组建 ...
-
格格的命运:求学
(三)求学 1935年,苏联派了一批联共到新疆工作,组织反帝会,搞反帝.亲苏等工作.其中反帝会的王宝乾夫妇认识了乌静彬,帮助乌静彬补习功课,鼓励乌静彬上学读书,并帮乌静彬考入了迪化女中第一班. 193 ...
-
在西北边疆,明暗两条线汇成民族“生命线”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沿海地区被日寇侵占,通往外界的国际交通线纷纷被截断.偏居西北的新疆成为接受盟国军援的重要通道,在近四年时间里为中国抗日战场输送了大量物资,在中华民族最危急时刻构筑起一道"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