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必考哦。关于描写手法

现代文阅读和写作中对“描写手法”的理解和运用是学好语文、学好写作的最重要的一环。

描写是常见的表达方式之一。

  • 按内容分主要有: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和环境描写。

  • 按角度分: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 按特征分:白描、细描、衬托、烘托、渲染、对比、情景交融等

一、人物描写

为了细致的刻画人物形象,往往要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

另外,神态描写要区分于肖像描写,它是对人物面部表情(喜、怒、哀、乐等)的刻画描绘,既可以表现人物性格,也可以表达人物思想感情。

人物描写的作用:都是生动形象的刻画了某人……性格特点,突出了某人……的感情。

二、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又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其作用为:1、承接前后文、标题;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感;3、衬托主体;4、突出主题;5、展示人物活动背景或社会背景;6、对下文的议论、描写、抒情做铺垫;8、预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

1 、自然环境描写

即景物描写,包括时间、地点、季节、场景等。

  • 作用和示例如下:

  • 从上图描写的作用可以看出描写的特征包括渲染、衬托、情景交融等

  • 景物描写按感官又分: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听觉

中学课本中将感官描写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是鲁彦的《听潮》,示例如下:

2 、社会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包括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等写。

作用:为下文人物的出场设置背景,为人物性格的展现作铺垫。

例如:契诃夫写的短篇小说《变色龙》开头的社会环境描写

作用:为下文人物的出场和情节的展开奠定了一个冷清、萧条的社会背景。

三、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指对人和物的直接描写。肖像描写,以形传神为最;动作描写,以生动的形象来表现人物性格;语言描写,以言为心声为最;心理描写,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神态描写,细节描写,就是抓住生活中的一个细小的细节,和人物的典型动作,来刻画人物的形象,细节、人物动作要准确、传神,形象要鲜明突出。

四、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这不直接写人、不直接写事物的本身,而是通过他人对主体的感受与评价从侧面来突出主体的特征。有观一木而知森林,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效果。通过对其他人或景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起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五、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又分动态和静态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活动等场描景的描写。

场面描写的作用:

  1. 塑造人物、表现主题。

  2. 烘托或渲染气氛。

  3. 推动情节发展。……

六、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可以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应点面结合,虚实结合。其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高低、远近、声色结合;视觉、嗅觉、听觉多角度写景。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七、白描:文学创作中经常用到的,有画龙点晴的奇效。用最简练文字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或描绘一幅最传奇的画面;用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以传神为旨,以期达到文成惊世,画锦日月褪色的效果。

【描写手法种类】

a.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b.层次(上下、高低、远近、内外、远近);

c.正侧(人物正面描写: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

d.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

e.情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f.联想想象;

g.白描工笔;

h.色彩;

i.修辞;

j.动静结合;

k.虚实相生;

亲爱的同学们,加油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