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苦练书法20年,网友称赞,专家讽刺:字体结构错误,毫无美感

李艳红,是个地道的农村妇女,她出生在湖南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由于家庭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李艳红并没有上过什么学便出来打工了,而且很早便嫁人,成立了家庭。为了分担家庭的重担,李艳红决定跑到城里打工。

那是在20年前,李艳红在城里当保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李艳红首次接触到了书法,这让李艳红眼前一亮,被书法的魅力所打动,一下子就爱上了书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李艳红从第一次接触书法开始,便孜孜不倦地练习书法,20年从未间断过对书法的热爱。

在城里打工没几年,家里的经济慢慢改善,李艳红家也过上了小康的生活,她便辞去城里的工作,回到乡村生活。从小养成的勤劳习惯,李艳红并没有回到乡村好吃懒做,也没有和其她乡村妇女一样打牌、打麻将,唠嗑,李艳红回到乡村,照样干农活,带孩子。一有空闲的时间,便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中,练习书法。

当然,李艳红的丈夫,并没有说什么,他觉得这样反而很好,妻子不去赌钱便不会嗜赌,不会输钱也不会招惹是是非非。李艳红的丈夫起初觉得妻子只是一时的爱好,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李艳红坚持练习书法,这一坚持就是整整二十年。

当然,李艳红也成为了村里的另类,李艳红认为打麻将、唠嗑是不务正业,而人们却认为李艳红练习书法是不务正业,李艳红慢慢成为人们唠嗑的谈资,很多话语也传到了李艳红耳边,例如“你一个农村妇女,练书法有什么用?”,而这些议论,李艳红都当成耳边风,她还是一如既往地练习书法。

李艳红开始练习书法时,也遇到过很多挫折,但是她都一一克服了,看着自己的字越来越工整,李艳红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李艳红起初时临摹字帖,直到有一天,她对书法的欣赏水平上来了,她意识到自己一味地临摹,并不能有所进步,而是应该去弄懂其中的章法。

李艳红购买的名家字帖中,较多的时书法大家曹隽平的字,李艳红很欣赏曹隽平的书法,将他视为偶像。李艳红心中,萌生了要拜曹隽平为师父的念头,于是她鼓起勇气,去找曹隽平。

当李艳红联系上曹隽平时,曹隽平询问李艳红对书法的见解和练习书法的经历后,感到十分倾佩,曹隽平被李艳红练习书法的诚心和对书法的痴迷所打动,最终决定免费教曹隽平书法。

有了曹隽平的指点,让李艳红在书法的领悟上,少走了许多的弯路,字体也越来越漂亮,书法造诣也稳步提升。就这样二十年过去了,李艳红都默默无闻地练习书法。随着网络时代地到来,谁也没有想到,李艳红坚持20年练习书法的事迹传开了,网友们为李艳红的精神所鼓舞,同时也非常欣赏和倾佩李艳红的书法。

李艳红也从当地的另类,一夜成名,成为了红人。有很多书法爱好者慕名前来与李艳红交流书法,也有很多买家来买李艳红的书法。

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谁着李艳红的书法开始走红。有些书法业内的专家也看到了李艳红的书法,他们与曹隽平对李艳红的鼓励不同,而是跑出来贬低李艳红的书法,甚至有的人还点评李艳红的书法称:字体结构错误,毫无美感,烂泥扶不上墙。

网友们对于专家们的点评,纷纷发表反对意见,为李艳红鸣不平。而李艳红早就习惯了各种非议,她认为自己说法有不足,说出来会改正,无论外界纷纷扰扰,李艳红都坚持初心,继续练习自己的书法。

如今,不乏见到一些“泼墨大师”,写出一系列的丑书来博眼球,用鼻孔写书法,用针筒写书法,用地拖写书法,蒙眼写书法,舞蹈写书法,总之各种各样的方式博眼球。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些丑书留着泼墨大师们自己去欣赏吧,相反,类似李艳红这样,默默无闻,堂堂正正写的书法,才是正真的书法。中华文字源远流长,是方块字,如今的丑书已经将方块字写成五花八门各种形状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