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临终前要李鸿章“拥兵自重”,李鸿章没听懂,最终害惨中国
相关推荐
-
李鸿章的七座淮军昭忠祠
引子 李鸿章的淮军成立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是曾国藩的湘军之后的又一个地方武装.19世纪中期,太平军自金田起义,攻陷南京,进逼北京,声势席卷大半个中国.清廷的江南大营.江北大营战斗力太差,只好依 ...
-
袁世凯拥兵7万敢篡位,曾国藩领军50万却甘为人臣,他在怕什么?
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在清廷和南方革命党之间首鼠两端,终于在1912年诱使隆裕太后,做出了逊位让国的决定,传承276年的清朝自此灭亡. 袁世凯作为清朝的直接篡位者,被满清遗老遗少所痛恨.但实际上,袁世 ...
-
【每天老照片】--9983-- 晚清时期南洋和北洋的矛盾有多深?互相挖坑处处拆台
晚清时期,中国政坛上有两大派系,一派是南洋,一派是北洋.两派明争暗斗,势如水火,不仅在朝堂上互相抨击,争权夺势,即使在对外战争的紧要关头仍然不忘拆台,互相挖坑,内斗的本性暴露无遗.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 ...
-
三江有月《骗不死人》(三十七)
三江有月<骗不死人>(三十七) 商朝的后裔里,纣王子辛的庶长兄微子(就是那个把商的鼎等全套礼器偷到了周的那厮)建立了春秋时代很长一段时间都一直就比较风光的宋国,死了之后葬于湖岛,于是,那岛 ...
-
刘备为啥夺不了天下?庞统临终前说句话,也就诸葛亮听懂了
三国演义里,刘备是一个让大家喜欢的枭雄人物,他为了振兴汉室江山,历经磨难仍然不放弃.最终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与曹魏和孙吴分庭抗礼,可是最后还是被曹魏给灭国.其中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刘备的第一谋士,还有一 ...
-
刘备为啥夺不下天下?庞统临终前说句话,也就诸葛亮听懂了
熟读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在三国时期有着一位顶尖人才,那个人才就是诸葛亮. 可与此同时,在三国时期还有一位顶尖人才,那一位人才就是庞统. 关于诸葛亮和庞统两个人,史学家们给他们一个非常高的称谓,那个称谓 ...
-
黄巾之乱中崛起了无数英雄豪杰,个个拥兵自重,不甘心臣服于朝廷
东汉王朝自从灵帝之后,便动乱不安,而开启三国乱世的这把钥匙,无疑正是黄巾之乱.张角三兄弟广施符水,发展信徒百万,广布于兖.豫.青.徐等八州,要知道汉朝总共不过一十三州,大半个天下全是黄巾教徒,掀起了一 ...
-
张辽被名将丁奉一箭射杀?丁奉晚年拥兵自重,结局又是如何?
根据<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记载,一次战役中,彪将丁奉追击曹丕,张辽见状立刻骑马上前搭救,但不慎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间,所幸被徐晃所救,最终共同护送曹丕逃走.这场战役中,魏军损失惨重,折损了许多 ...
-
为何王朝末年,只要遇到外敌入侵,诸侯都不会拥兵自重反朝廷
很多人都觉得非常奇怪,曾国藩在消灭了太平天国运动以后,他手中掌控了军政大权.而且他手下有强大的湘军,同时,他的部下李鸿章还有淮军,左宗棠还有楚军.这些军队,已经成为清政府最主要的军队.如果这时候他们各 ...
-
激荡四百年:石勒和王弥拥兵自重,刘聪两攻洛阳损兵折将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5篇 前面说到石勒在魏郡.汲郡.顿丘郡等地所向披靡,连克郡县,还从百姓中挑选了五万名强壮之士补充兵力,实力大增. 鉴于石勒优异的表现,刘渊将其封为安东 ...
-
高骈贪功致黄巢坐大;黄巢陷两京,高骈拥兵自重或是唐僖宗的旨意
高骈是唐末名将,但是他也是争议颇多的一个武将,因为记载中他后期拥兵自重,坐视黄巢攻克大唐两京,彻底将大唐拖进了灭亡的深渊,可以说,黄巢是将大唐送入棺材的人,朱温只不过是把大唐埋葬的人,如果没有黄巢做大 ...
-
蜀国最后的两位将军拥兵自重,眼看着蜀国灭亡,却没有前去救援
大图模式 公元263年8月,魏国司马昭派出以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大军伐蜀,公元263年11月,邓艾偷渡阴平到达成都城下,后主刘禅开城门投降,蜀汉灭亡.期间,姜维率领大军在剑阁与钟会相持,无暇顾及成都 ...
-
刘邦临终前,并非没有给戚夫人留后路,只是她“没听懂”
刘邦还一事无成的时候,娶了正室妻子吕雉.之后成了汉王,又纳了戚姬为妃.按道理来讲,不管刘邦再怎么宠爱妃子,也不该对原配夫人动任何歪心思.可是偏偏刘邦在成为天下之主后,不仅厌弃了吕雉,而且还想着把原本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