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施行后公司对外担保的相关问题探讨
相关推荐
-
公司减资不通知债权人?法院判决:股东赔偿!
导读:资本维持是公司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制度,但是公司注册资本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法律允许变动注册资本. 由于增加注册资本有利于公司和债权人,因此增加注册资本相对简单,经代表三分之 ...
-
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代表公司与相对人订立的担保合同对公司是否发生效力?
<公司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 ...
-
基小律观点 | 民法典笔记之几个重要担保问题(一)
基小律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已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
股东以减资方式退股是否有效?
法律知识要点:公司注册资本对公司债务起到担保作用,是公司正常运营的财产基础,资本维持是公司法的重要原则,正常情况下不能随意减少注册资本,如果股东想退出股东身份的,一般要通过股权转让实现. 但是,如果没 ...
-
最高法:公司法定代表人未经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对外担保构成越权代表
中证网讯(记者 昝秀丽)民法典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12月30日举行贯彻实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释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释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指出,公司 ...
-
对外担保 | 民法典背景下公司对外担保效力的再梳理
<民法典系列> [相对人善意时越权担保有效]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未经公司决议程序,超越权限代表公司与相对人订立担保合同,善意相对人请求公司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对外担保是公司经济 ...
-
公司决议效力瑕疵及对外部效力的影响(下篇)
前言: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以下简称"公司决议")的效力问题,涉及到公司自身.股东.董监高.公司债权人等主体的利益,一直为公司法上的重大问题.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将公司决议效 ...
-
民法典担保新规背景下,债权人必须重视的七个细节|MHP君悦评论
自<九民纪要>颁布以来,有关"担保"的话题热度递增:随着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以下简称"担保制度 ...
-
《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系列解读之一:担保效力篇
2021年1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以下简称"<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担保人合 ...
-
三张表讲清公司对外担保新规(修订版) | 民法典担保新规
编者按:从九民纪要到民法典,再到元旦前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下称民法典担保解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担保法律制度正围绕 ...
-
《民法典》视野下公司对外担保合同效力探析
<民法典>学习专栏 编者按:<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因此对于<民法典>的学习理解,不仅要研究条文的法理基础,更要结合实际探寻其对司法裁判的影响. ...
-
《商法案说》第33期:公司对外担保制度的规范逻辑解析——从《公司法》第16条属性认识展开
商法界与<法律适用·司法案例>联合出品 作者简介:甘培忠,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马丽艳,兰州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关于公司担保诉讼问题多年来意见不一,盖源于司法部门和社会各界对& ...
-
公司对外担保(上):如何判断提供担保是否为公司的真实意思表示?
本文是君之道思考的第488期文章在商事实践中,公司为了股东.子公司或者合作伙伴获取银行或其他机构的借贷资金而提供担保的情况十分普遍.但并非所有的担保协议都必然导致公司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从担保协议的有 ...
-
公司对外担保效力认定及风险防控|审判研究
司法实践中,裁判机关对<公司法>第16条之规定的公司对外担保效力认定存在分歧,裁判尺度也并不统一.随着<民法典>颁布实施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公司对外担保效力的认定标准也逐步由 ...
-
刘保玉 梁远高:“增信措施”的担保定性及公司对外担保规则的适用
刘保玉 梁远高 I 作者 <法学论坛> I 来源 期刊名称:<法学论坛> 期刊年份:2021 期号:2 摘要:增信措施是指在典型的保证方式以外,第三方提供的其他能够增加 ...
-
信托股权投资期间,标的公司高管违反章程规定利用标的公司对外担保的,该担保是否有效?
信托股权投资期间,标的公司高管违反章程规定利用标的公司对外担保的,该担保是否有效? 作者/ 魏广林 张昇立(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 阅读提示 信托股权投资中,信托公司成为标的公司股东的同时,往往也会向标 ...
-
最高院:即使通过让与担保获得股权的名义股东在公司对外担保时也享有决策权
裁判要旨 1.名义股东通过让与担保的方式获得标的公司90%的股权,其目的在于保证自身的借款安全,如果允许另一股东不经其同意即以公司资产对外提供担保,可能损及担保财产的价值,从而导致该担保目的不能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