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旧事:西南关状元胡同和潍县双状元

(0)

相关推荐

  • 清末山东最后一位状元,第一任山大校长,晚年却被通缉,客死异乡

    山东是人口大省,光绪二十四年已高达3778万人.有意思的是,有清一代,从1646年(顺治三年)开科取士,到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次科举为止,259年间,山东只在三个地区出过六名状元,少得可怜 ...

  • 状元胡同

    骑着自行车,从城东到城西,穿越大半个城市的喧嚣,我们去拜访状元胡同. 状元胡同,应该是这个城市最著名的胡同了,史书上多有记载: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西南关的新巷子,这个不到100米长的小胡同里,在清朝光绪 ...

  • 状元奇缘:科举考试虽是国家大典,但趣闻轶事却也屡见不鲜

    文天祥是南宋时期1256年状元.南宋王朝先是遭受金朝的困扰,此时又面临蒙古铁骑的强大攻势,形势严峻.文天祥就是在这种情势下应试的.宋理宗在审阅试卷时,看到文天祥的名字,认为这三字含义为"天下 ...

  • 同为帝师都是状元出身,孙家鼐谥号文正,翁同龢谥号文恭,差别有点大!

    古代考状元并非易事,要经过童生.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个阶段,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殿试通常由皇帝钦命大臣主持.第一名则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合格者皆为进士. ...

  • 状元胡同的两位状元

    友情提示:本文1200字左右,阅读需3-5分钟 曹鸿勋 状元胡同里考中的第一位状元名叫曹鸿勋,生于1846年2月3日,卒于1910年9月9日,清光绪丙子状元. 第二名状元名叫王寿彭,生于1875年4月 ...

  • 老城旧事:潍县老街老巷名字今夕对比

    回顾一下前面发的老城旧事一系列文章: 老潍县城印象:那些已经消失了的老街老巷(1) 老潍县城印象:那些已经消失了的老街老巷(2) 老潍县城印象:那些已经消失了的老街老巷(3) 老城旧事:"三 ...

  • 老城旧事:张起岩与潍县十景

    说起潍县十景,我们应该感谢一个济南人: 张起岩,元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另外,他还是元朝首届科举状元.厉害不? 据传元延祐年间,状元张起岩原标定"潍州八景",每景并赋一诗 ...

  • 老城旧事:那些有意思的潍县城老街巷名字(上)

    前言 令我意外的是,前不久发的<老城旧事:那些有意思的东关老街巷名字>得到了很多人浏览和转发,一些人留言或者私聊与我,提供各种材料,在这里一并感谢.也有人告诉我说,为何不写写潍城老街巷的由 ...

  • 老城旧事:那些有意思的潍县城老街巷名字(下)

    前言 正文 老潍县城(现在的老潍城)的布局很有特点,分别以东门大街西门大街(现在的东风街)和县府大街南门大街(现在的向阳路)为中轴线,分成东西南北四部分.县城中心当然是以大十字口(现在的脑科医院)为核 ...

  • 普宁西社万塘公祠与状元黄仕俊

    在广东省普宁市占陇镇的西社乡黄氏族群乃至周边村落诸姓氏中,自古流传有大概这样的故事:明代,里人黄万塘卒葬大南山灰寨村后(现萧端谋墓东侧不远处),其子裔得风水先生指点,挑箩筐担起哭喊的儿子与锅鼎等物一路 ...

  • 见证“庚子风云”的西总布胡同

    对于北京人来说 想到胡同 总有一种亲近感 胡同自元代始称始建以来 作为北京城市空间的肌理 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 历经元明清三代 又历民国和新中国 胡同承载着老北京无尽的记忆 本期,跟着文旅君来到 京城& ...

  • 【随笔杂记】老城旧事(1)

    【随笔杂记】老城旧事(1)

  • 老城旧事系列:增福堂街的挑水工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三中南边的增福堂街东首,芙蓉街西边,增福堂街与布政司街交叉口的西南方向,有一个水井. 水井有专人看管,旁边还有一个小屋,里面堆积一些杂物,平时都锁着,看管水井的人,拿着钥匙,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