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药方根据胃食...

解密: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药方

根据胃食管反流病两大病理学基础:酸反流和胃动力异常。

1.针对胃酸反流

在辨证基础上,多选加左金丸、乌贝散及失笑散。

A.左金丸取黄连之苦降,吴茱萸之辛开,专治肝经气分“火热郁结”之吞酸;

B.乌贝散取乌贼骨入肝活血,川贝母泄肝经郁热,并可化痰,专治肝经痰瘀之热;

C.失笑散则专入肝经活血化瘀,专治久治不愈之吞酸,是老中医之经验。

合并食管糜烂、溃疡者,为热毒瘀结化腐之证,常在清热解毒基础上,加三七粉、珍珠粉去瘀生新、敛疮生肌。

2.针对胃动力异常

症见胃脘堵闷,进食后加重,食欲减退,嗳气(打嗝)频频,属于中医胃痞范畴,西医属于胃动力障碍者。

根据改善胃脘胀满症状强度的大小,分为一、二、三线药:

A.一线药:主要有枳实、 苏梗、 陈皮、刀豆子、 旋覆花、 代赭石等;

B.二线药:主要有秦艽、威灵仙;

C.三线药:主要为黑丑、 白丑。

3.分步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根据长期的临床观察与对比研究,结合反流性食管炎内镜下分级,配合与其对应的中医证型,分别予以对症治疗。

其大致思路如下:

A.I期 主要为肝胃不和,兼有郁热

食后胃脘胀满,或累及两胁,嗳气等为主,可有口苦,胸骨后烧心,泛酸——肝失疏泄、胃气壅滞。舌暗或稍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细滑。

内镜下分级:反流性食管炎属LA-A,LA-B 级

治法:疏肝和胃、降逆抑酸

方药:四逆散+香苏散+乌贝散;疗程:一般为8-12周,以胃镜下黏膜愈合为标准。

B.II 期 主要为肝胃郁热,兼有血瘀阻络或肝胃阴虚

肝胃郁热证:

反复发作的胸骨后烧心、疼痛,或严重的胸中憋闷甚或有窒息感,口苦,烦躁,失眠,便秘,舌质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或弦滑数。

兼有瘀血阻络者,舌质暗有瘀斑,入夜发病,胸骨后疼痛且痛有定处;兼肝胃阴虚者,病程较长,口干较甚,舌质暗红,少苔。

内镜下分级:反流性食管炎属LA-C级

治法:清肝泄热,通腑降逆,及兼证的治疗

方药:化肝煎:青皮、陈皮、芍药、牡丹皮、炒栀子、泽泻、浙贝母。

兼证:胸骨后疼痛且夜晚发病或加重,舌质紫黯,有瘀点瘀斑,伴或不伴舌下络脉曲张及其他瘀血征象者——加五灵脂,生蒲黄,三七粉。

咽部异物感较重,痰涎壅盛,便秘者,——加瓜蒌、虎杖或生大黄,炒枳实,厚朴花。(联合西药治疗)。

C.III期 病情迁延,反复发作

伴有肝胃阴虚、瘀血阻络、痰湿阻滞等证型相互交搏,可见痰瘀互结、阴虚血瘀等证,正气渐现不足。以虚实夹杂为特点。

虚在肝胃阴虚,或有气虚;实在郁热、痰浊、血瘀。临床表现较为复杂。

内镜下分级:反流性食管炎属LA-D级

治法:清肝降逆、活血化痰

兼见瘀血阻络者:酌加丹参、檀香、砂仁、三七粉;兼见肝胃阴虚者加麦冬、五味子等益气养阴之味。

根据临床观察发现,许多患有食管裂孔疝的老年人因病情牵延难愈,多见脾胃虚弱证——补中益气汤+乌贝散: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当归、海螵蛸、浙贝母、甘草。(联合西药治疗),疗程:8-12周。

(上述方法仅供参考,不得自行用药)。

(0)

相关推荐

  • 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一.病因病机 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作用增强所致. 西医认为,有多种因素参与了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包括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不好好干活).食管廓清功能下 ...

  • 《中医内科学》辨证论治处方口诀,背下来,考试用得上

    懂点健康知识 昨天 生命不止,趣味不停 中医病证莫要慌,四十二病记端详. 一病辨作多病治,各有一法为主方. 感冒寒热湿三种,荆防银翘香薷汤. 咳嗽七般三外感,寒止热菊燥杏桑, 痰湿二陈热清金,肝火泻蛤 ...

  •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

    一.病因病机 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作用增强所致. 西医认为,有多种因素参与了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包括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不好好干活).食管廓清功能下 ...

  • 中医治疗胃阴亏虚型胃食管反流病,方用一贯...

    中医治疗胃阴亏虚型胃食管反流病,方用一贯煎加减 [主症]胸骨后或胃脘部隐痛,嘈杂烧心,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不欲饮,大便干结,舌质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降逆. [方药]一 ...

  • 如何诊断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上中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胃食管反流病其实通过症状是可以诊断的,患者有酸反流.烧心这些症状就考虑是胃食管反流病. 但是在中国有很多人去做胃镜,首先中国是肿瘤的高发地区,希望能发现早期的肿瘤,这样就需要更多的患者接受胃镜,因为胃 ...

  • 烧心、反酸、胸骨后痛,中医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一点资讯】

    肝胃不和型 [主症] 烧心,反酸,胸骨后或胃脘部疼痛,胃脘胀闷,连及两胁,胸闷喜叹息,纳呆嗳气,每因情志因素而发作或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和胃降逆.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

  • 『常用方剂』理气剂>降气>旋覆代赭汤>王长洪用旋覆代赭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中医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所引起的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酸.反胃.胸骨后疼痛,或咳嗽.气喘.咽喉炎等.胸骨后疼痛常与心绞痛相混淆,易导致误诊.胃食管反流病有两类,一类是胃镜检查 ...

  • 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什么方法

    对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检查,首先在临床中,我们需要对具有典型胃灼热反流症状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并不能作为诊断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手段,但为什么还要做呢?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是上消化道肿瘤的高发国家, ...

  • 中医辨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胸骨后灼痛

    有些患者觉着胸口痛,怀疑自己心脏有问题,经过心电图.心脏B超.抽血化验等检查,没发现有什么问题.甚至有的医生开了一些扩张血管的药,吃后感觉也没有什么效果,胸口痛的毛病还是时不时地发作.其实胃食管反流病 ...

  • 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我用得最多的就是柴胡类...

    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我用得最多的就是柴胡类方,例如四逆散,逍遥散,小柴胡汤等等,主要治法就是调和肝脾,疏肝理气,降逆和胃,若是比较重的患者,则会加大沉降气机的力度,一般用通降方加减,启用虎杖,黄连这一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