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1989—1992):心随风筝一起飞(六)
相关推荐
-
【今日荐读】《战友报》上我那“第一篇” ——《笔耕甘苦录》旁编与补充之一/马誉炜
2014年9月作者陪同时任军区司令员张仕波将军(中)到<战友报>社考察调研,左一为时任社长张长春.朱民摄影 华国锋同志为<战友报>题写的报头. 邓小平同志为<战友报> ...
-
潍坊(1989—1992):心随风筝一起飞(一)
潍坊是世界风筝的发源地,又称鸢都.因"国际风筝联合会"的会议总部设在潍坊,潍坊被各国推崇为"世界风筝之都",世界风筝文化交流的中心.每年4月在潍坊浮烟山举行的国 ...
-
潍坊(1989—1992):心随风筝一起飞(二)
二 我们科的11个人 有两句话,我到师宣传科后体会尤为深刻.一句是:一个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舞台有多大,收获就会有多大:另一句是:人人是我师,皆有可学处. 在南京军区政治部当战士时,虽然大首长 ...
-
潍坊(1989—1992):心随风筝一起飞(三)
二 我们科的11个人 2 吴同斌:令我仰视的 "金牌"老干事 吴同斌,宣传科的理论干事.吴干事是江苏人,比王科长兵龄晚两年.年龄小两三岁.吴干师具有典型江南人的特点:人长得白净清秀 ...
-
潍坊(1989—1992):心随风筝一起飞(四)
二 我们科的11个人 4 杨洪旭:白浪河畔话乡情 文化干事杨洪旭,1978年入伍,原是南京军区坦克二师政治部电影队队长,妻子是和他同为莒县老乡.在师医院工作的张敬秀军医.我是沂南人,沂南县与莒县毗邻, ...
-
潍坊(1989—1992):心随风筝一起飞(五)
二 我们科的11个人 7 李敬崇:成如容易却艰辛 前后两个时期在宣传科工作,先后与我共事过的十六七位战友,如今天各一方,分散在省内外.但也有一个和我同住一个城市.一个小区.一栋楼.一个单元的战友,他就 ...
-
潍坊(1989—1992):心随风筝一起飞(七)
三 我当新闻干事这两年 说起来,我这个毕业于军中名校的新闻科班生,写稿子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专业特长,看似并非难事,可真正把在院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转化为实际采写能力,觉得自己会写稿子.能写一些 ...
-
潍坊(1989—1992):心随风筝一起飞(八)
三 我当新闻干事这两年 2 中心工作宣传成果 收获了满满一箩筐 新闻干事靠什么赢得领导支持.使自己走得更远?如何写出领导喜欢.部队需要的稿件?我接任师新闻干事后,政治部的领导经常对我讲,军事训练是部队 ...
-
潍坊(1989—1992):心随风筝一起飞(九)
三 我当新闻干事这两年 3 新闻报道骨干 培养了一大批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一个师的新闻报道工作,仅靠几个师团新闻干事"单打独斗"不行,师级新闻 ...
-
一个人让心情变好的六个习惯
2021-05-06 13:59 华人号:烟火诗意 不解释 许多时刻,我们总喜欢去解释自己. 其实,怕被误解,被怀疑,被孤立,是人之常情. 但你总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了解你的为人. 也不是所有事,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