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李连义/青岛不是我的家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青岛不是我的家

李连义

绿树婆娑下青砖绿瓦欧式建筑的豪华,道教名山穿墙道士带给人们啼笑皆非的故事,五月的风红色雕塑镌刻的历史,霓虹照射下摩天入云高楼大厦的时尚,碧海连天为背景的温柔沙滩的浪漫,海尔、海信、澳柯玛、双星等驰名品牌彰显出的实力……这就是青岛。

青岛不是我的家。

青岛在那里?青岛在海边,青岛在胶东,青岛对我来说比较遥远。在我的记忆里更多的是关于青岛的故事,在青岛这个曾受帝国主义凌辱的土地上在改革开放后演绎的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些故事包括海尔首席执行官在海尔创业之初怒砸质量不合格的电冰箱,包括青岛港董事局前主席常德传奋力改革冲破栅栏打造东方大港,包括海信掌舵人周厚健在唯有学习和变革动员令下发起的一次次技术创新的冲锋,包括转业军人双星原老板汪海关心革命老区发展在沂蒙山区投资建厂,包括一个只有小学文凭的叫许振超的港口工人如何通过学习创新成为大国工匠……

我三次到过青岛,但停留的时间都是短暂的,来去都是匆忙的,当然记忆都是浅显的。

第一次是1995年的春天,我参加《山东冶金报》的年度会议,住在省青岛体育训练基地招待所,就是在那个时间我知道在青岛他们热衷于一种叫做够级的扑克牌术,自然在公园的樱花树下,在海边的凉亭边,甚至在就餐的饭店里,青岛人都在不亦乐乎的打够级。《山东冶金报》的会议开得非常简单,其实就是把全省的特邀记者、通讯员约到青岛玩一玩。一天半的会议结束后,剩余两天的时间就是旅游了。到崂山旅游是会议组织者组织的,我没有去,被青岛钢丝绳厂的同行叫去吃蛤喇喝啤酒去了,第二天的旅游自主活动。我约着王村铝土矿的诗人鲁小鹰去了栈桥。

栈桥的游人不多,但是发着不同的而口音,他们或者以回澜阁,或者以汇泉湾边的汇泉大厦为背景照相。我沿着桥走到回澜阁,然后沿着桥往回走,海上飞翔的海鸥发出美妙的声音,挥舞着柔软的翅膀贴着海水飞翔。栈桥上有卖喂养海鸥饲料的,一块钱一包,游人乐不此彼的掏钱买饲料喂养海鸥,当我准备掏钱买饲料的时候,旁边的一位戴着眼镜仿佛大学生模样的人轻声说道:真是一群土老帽。我顿时取消了买海鸥饲料的打算,然后打量四周的游人,虽然已是谷雨时节,我和鲁小鹰还穿着西服皮衣,更不用说还有几位来自河北的农民还是棉袄棉裤一身冬装的打扮。到了繁华的中山路上,我才发现,时尚离我们是多么的遥远。在这条不是很宽的很直的商业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穿超短裙的少女在人群中轻轻的摇摆,而西装革履的绅士们则用潇洒表达着自己的高贵。我觉得此时的我就像被警察赶得四处狂奔的乞丐一样,成为另类。回来后,本想写一篇《栈桥即景》的散文,不知什么原因,迟迟没有动笔。这次青岛之行,我的感受是,青岛与我隔着一面厚厚的很难打破的墙。

第二次来青岛是2012年的深秋,我到八大关附近的黄海大酒店参加会议。因为会议的主讲人讲的太空泛,第二天下午的时候,我溜会了,独自一人在第二海水浴场附近的沿海马路上游荡。一直游荡到栈桥附近的海军博物馆,然后游荡回来。我到了中山公园,还到了一代大儒康有为的故居。戊戌变法失败后,失魂落魄的康有为为什么选择这里居住,我认为面对大海,春暖花开是最好的注解。不管怎么说,康有为对青岛绝对是有影响的,青岛在山东开改革开放之先河,没有康有为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变革精神,青岛各个方面不会在山东走的这么快。

深秋的第二海水浴场竟然聚集了这么多的游泳者,男的女的,老的幼的,在冰冷刺骨的海水里他们像一条条鱼儿一样尽情的畅游,或蛙泳,或仰泳,或踩水,看着都觉得脊梁骨发凉的我自然不敢像他们一样在海水里嬉戏,只在软绵绵的沙滩上走动。当走到浴场边的时候,一位七十来岁的老汉主动与我搭讪,问我为什么不游泳。我一张口发出蹩脚的莱芜普通话,老汉哈哈大笑起来,像是嘲笑:革命老区来的,怕水吧。回到我住的宾馆,我一直在品咂老汉的这句话,我突然想起有一部电影里面有句台词,叫“山里来的,怕水”。具体的电影名字说不上来了,但我终于领会这句话的意思:你们大山里来的,没有见过世面。临睡前,我自言自语,住在青岛,还是觉得她很远。

2016年元月三日,我去即墨出差,办完事后前往朋友所在的城阳。晚上,走在行人稀疏的大街上,我感觉来到了韩国,两边的铺面都是韩国文字,商品也都是韩国的商品。朋友到机场接人,嘱咐我在这条街上等他,等朋友两个小时了,还是不见朋友的影子。外边冷,我不由自主进了一家有韩国标志的烧烤店。进了店,一位酷似金喜善的服务员迎了过来,樱桃小口一开问吃什么?不是我想象的朝鲜语。点了几个烧烤,因为店里没有其它的客人,与“金喜善”闲聊起来,一聊才知道,这条街上的韩国店几乎都是国人开的,大都是即墨、莱西的,也有文登、平度的。这个服务员是潍坊诸城的,店是她嫁到胶州的姑姑开的。我说,青岛接轨世界的步伐就是快。“金喜善”说,什么接轨世界,就是媚洋崇外。吃完饭结账,才知道这里的东西价格不菲。临出门时,我对服务员说,你真像金喜善?“金喜善”笑着说,韩国商店就是靠着卖脸发财。朋友接我坐上车,我们又游览了附近城市的夜景,我和他讲了我就餐的事,朋友说,青岛是个包容的城市,谁到这里来创业都欢迎,不会歧视外人。韩国人来青岛特别的多,来办实业的,开店的,包“金丝雀”的,甚至逃避法律制裁的。朋友说,为什么韩国店里的东西特别贵,主要是房租贵。青岛人是不去韩国店里消费的,商品贵得很。朋友和我开玩笑,你找一个姑娘,到韩国整整形,整成“金喜善”或那位韩国女明星的模样,然后打着韩国的旗号在青岛开店,保证发财。

夜里躺在朋友租的房子里,久久不能入眠,我觉得自己离青岛的距离越来越远了,青岛已经不像中国的青岛,倒像韩国的青岛。

回来的路上,脑子想起自己的三次青岛之行,不由的发出感叹,青岛因为包容才会变化,但他不会包容像我这样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人,所以青岛不是我的家。我的家在沟壑纵横的泰沂山区,在儒家文化延续不止的山东中部,在汶水平缓西去的钢城煤都。青岛是一个外人聚集的旅游城市,一个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一个不用低调而名声大振的“山东一哥”。

李连义简介

LILIANYI  JIANJIE

李连义,笔名若愚先生、颖之、杨柳,1967年7月生,山东莱芜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作协会员,农工民主党党员,文章散见于个儿大媒体。

《悦读时代》杂志是由河南省阅读学会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月刊,每月6日出版。以打造书香社会为主旨,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报道阅读热点,推介新书、好书,并刊发优秀文学作品,为读者、作者打造一个互联网、传统媒体联动的全方位立体交流平台。

投稿须知:小说5000字内、散文勿超1500字,诗歌勿超过30行。已在其他公众号刊发并被设置原创保护的勿投!

出品/河南省阅读学会

编辑/悦读时代杂志社

主编/李   一

责任编辑/冯新林

 悦读时代公众号每周二、四推送

投稿信箱:ydsdzzs@126.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