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澄甫真传太极拳十要的行拳体悟(一)

(0)

相关推荐

  • 陈微明《太极拳术》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一.作者简介 陈微明(1881-1958),名曾德,字慎先,自号"微明".湖北省浠水人,生于北京.出身书香门第,仕宦之家.曾祖名沆(1785-1826),又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 ...

  • 体悟太极拳:腰眼虚实

    打拳不用腰,拳艺终不高,说明用腰非常重要. 腰在人体中部,前是肚脐眼,后是命门,命门左右是腰眼,周围系皮带地方是带脉. 张三丰<拳经>曰: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腰部 ...

  • 杨澄甫真传太极拳十要的行拳体悟(二)

    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之允升园. 杨澄甫公所传太极拳十要,看似简单,但若澄甫公未公之于众,又有几人能体悟而得呢? 我们现在学拳很幸运,因为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内家拳的先辈们已留下丰厚的武学理论和实战经 ...

  • 松腰,为杨澄甫公太极拳十要之三。怎么练习...

    松腰,为杨澄甫公太极拳十要之三.怎么练习和体悟"命意源头在腰隙"? 澄甫公言: "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 ...

  • 杨澄甫口授 | 太极拳十要说

    自己为自己打一套拳 你的生命将与众不同 太极拳十要说 <太极拳术十要>,是杨澄甫先师口授,杨澄甫先生的弟子陈微明先生笔述的. 太极拳十要说一   虚灵顶劲,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 ...

  • 杨澄甫秘传太极拳口诀十二则

    从来武术家,得有妙法.多秘不眎人.所谓传子不傅女也.然子未必皆肖而贤.以致屡屡失其真传.倘或有得意弟子乃传其法者.亦必留一手.以备不测.诚如是,欲求吾国武术之发扬.岂易得哉.今曼青之受澄师者.未敢说尽 ...

  • 杨澄甫:太极拳练习谈与“十要”

    杨澄甫(1883年7月11日--1936年3月3日),字兆清,生于北京,与其祖父杨露禅.伯父杨班侯.父亲杨健侯均为太极名家.继承了杨家拳.剑.刀.枪.大捋.散手.对刀.黏剑.粘枪及内功心法,技艺超群. ...

  • 杨澄甫口传太极拳秘法,看到赚到

      一.曰松. 澄师每曰,必重言十余次.要松,要松,要松净.要全身松开.反此则曰:不松.不松,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按松字之一字,最为难能.如真能松净,余皆末事而.余将澄师平日口授指点之大意附於下.使学 ...

  • 杨澄甫口传太极拳秘法,看到赚到!

    推荐阅读 :鹅梨帐中香的前世今生     一.曰松. 澄师每曰,必重言十余次.要松,要松,要松净.要全身松开.反此则曰:不松.不松,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按松字之一字,最为难能.如真能松净,余皆末事而. ...

  • 杨澄甫口传太极拳秘法

    杨澄甫口传太极拳秘法 一.曰松 澄师每曰,必重言十余次.要松,要松,要松净.要全身松开.反此则曰:不松.不松,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按松字之一字,最为难能.如真能松净,余皆末事而.余将澄师平日口授指点之 ...

  • 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评析兼论《太极拳体用全书》|新锐太极史论

    一.作者简介 杨兆清(1883-1936),又名庆保,字澄甫.杨禄禅之孙,杨健侯第三子.体格魁伟,性情和顺.少时习文,立志学"万人敌"本领.后继承家学,精通太极拳艺理.得祖.父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