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再无苏东坡,人间有味是清欢

时值早春,苏轼游山,以清茶野餐。“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一声慨叹,道出了苏东坡的人生底色。

如此随遇而安,并非偶然,这与他超尘脱俗的人生悟性分不开。

清欢,是随遇而安

载着苏轼的那一叶孤舟,最后漂流到了海南儋州。

彼时被放逐海南是仅次于满门抄斩的处罚,可见其荒凉与穷困。

苏轼虽无力抵抗流放的命运,但依然爱生活,美食,朋友,并把海南作为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他在岛上的朋友是黎氏兄弟,他们时常一边饮酒,一边聊“大江东起,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东坡的满腹经纶和他随遇而安的态度,令岛人对苏东坡更为敬佩。

在绝境中逆行,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苏轼他置身以教告诉后人:人生,不应失去本来应有价值。

远离官场的争斗,忘却名利欲望,感受素朴的清茶淡饭,这也许苏东坡内心的“清欢”。

清欢,是淡浓相宜

喝酒尝食,随兴提笔便成了这首: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字行里山涧的溪水,林间的鸟啼,浑然天成的物我两忘,诱惑无足轻重,纷扰烟消云散,爱恨离别渐行渐远。

苏轼的“清欢”不同于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那样的自我放逐;或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那种尽情的欢乐;

也不同于杜甫的“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这样悲痛的心事,或者“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那种无奈的感叹。

“清欢”者,清淡的欢愉也,不是狂欢,更不是贪欢。“清欢”有味。虽淡,却和水一样,渗透他人生之路的每一个缝隙。

清欢,是清简有味

他善于将味觉形诸文字,所到之处必有描写美食的诗。写过“丹荔破玉肤,黄柑溢芳津”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海南物质匮乏,他也能发现美味,比如海南多蚝,他将蚝肉放入浆水、酒中炖煮,结果,“食之甚美,未始有也”。

他又拿其中个儿大的蚝肉,火上烤熟了吃,也是美味,认为“色香味皆奇绝”,断言“人间决无此味”。

在他眼里,与朋围坐,即使吃萝卜、苦荞一锅煮成的大杂烩,也能心满意足。

清欢,是去繁留简

“清欢”不仅是“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的生活,而是能如何在复杂中追求平衡点,把生命中的杂质过滤,以更透彻,也更从容的心境面对曾经的痛。

作家林清玄曾在他的散文《清欢》中写到:清欢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

当一个人可以品味山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了比宝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个人听林间鸟鸣的声音感受到比提笼遛鸟更感动,或者甚至于体会了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在喧闹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

清欢,是折中调和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人生无常,有顺亦有逆,在顺逆两极中,取中正,则最佳。称之为中庸,也称中和之美。

而苏东坡正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也是最重要的一技。

至于人间的清欢在哪?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此际,一个伟大的灵魂,跨越千年时光,正与我们促膝交谈。

文章来源:国馆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说苏轼是舌尖上的旅行家?

    余光中曾说:"如果要去旅行,我不要跟李白一起,他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杜甫太苦哈哈了,恐怕太严肃:苏东坡就可以做很好的朋友,他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苏轼不光有趣,还是个老餮,不光爱吃,还写诗 ...

  • 苏东坡的口福

    □李国文 ■世人不能不佩服他的文章笔力之健,更不能不羡慕他的口福胃纳之佳.无论文章,无论胃口,都充满了此公对权势的蔑视.对小人的不屑.对生活和明天的憧憬希望以及身处逆境中的乐观精神.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 ...

  • 美食博主苏东坡的朋友圈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弯弯,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苏东坡不仅仅是个大文豪,也是个隐于生活中的美食家.他一生宦海浮沉,任密州.徐州.湖州.杭州等地的地方官 ...

  • 侯国平丨驻在郏县的苏东坡

    驻在郏县的苏东坡 作者:侯国平 郏县有个三苏园,是北宋大文豪苏轼和其父亲,弟弟三人驻扎灵魂的福地,那里山青水秀,景色宜人,每天都有如织的游人前去瞻仰.游览. 大文豪苏轼一生经历过无数坎坷,后半生更是数 ...

  • (908)[转载]苏东坡:劳动是修行,悠闲是境界,人间有味是清欢

    原文地址:苏东坡:劳动是修行,悠闲是境界,人间有味是清欢作者:忘忧sfm - 劳动是修行 - 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古人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qu ...

  • (9788)苏东坡:劳动是修行,悠闲是境界,人间有味是清欢

    (2021-05-06 20:36:36) - 劳动是修行 - 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古人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意思是忧虑劳苦才可以振 ...

  • 苏东坡:人间有味是清欢

    题记: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一篇作品能流传千古,深受人们的喜爱与传诵,肯定是写出了人类所共有的情感.这种情感穿越时空,打动着现代人的心.这种作品必然是带着人类的哲理的思考:这种思考已经上升 ...

  • 世间再无苏东坡

    徐建华        读苏东坡的诗文,非常崇拜他:读<苏东坡传>,非常喜欢他.想到那个时候,世上曾经有那样一个人,在坎坷人生中那么有滋有味地活过,而我们还能从他.或因他而留传下来的诗文中了 ...

  • “人间有味是清欢”,谁人不爱苏东坡!

    苏东坡是文化的标杆,他不凡不幸,他超然物外,在江苏多地任职,他不仅政绩显赫,而且把诗文词书画,转化为无景不诗,无诗不妙,人们又把他的诗文衍化为景观,其诗文又成了景观的点睛之魂,最后又把江苏作为他的归属 ...

  • 再回首‖胡方颖:人间有味是清欢(散文)

    和风带来了一些秋天的印象,还有点尚未分明起来的寒意,在午后的几隙阳光中散发出香气,稍不留神就错过了,而冬天的脚步,总是悄悄地近了.工作之后,搬过几次家,从单位宿舍换住到市郊的公寓:迷路很多回,陌生的建 ...

  • 苏轼曾说人间有味是清欢,一首宋词道尽人生哲理

    才子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学家,同时也是书法家,在诗词文章上造诣很高,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每每读起苏轼,总能感受到他一词一句之中蕴含的深厚情感,这里我们来细细品读他的一首词,词的名称是&l ...

  • 人间有味是清欢:绝美诗词,句句心动

    主播 | 上岚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在李白笔下,这次送别是一个诗情画意的景象. ...

  • 人间有味是清欢:岁月长,衣衫薄

    我看过春花秋月,赏过夏风冬雪.也曾一个人穿过漆黑的夜,走过泥泞的街,渡过湍急的河流. 终于懂得了行走于茫茫人海中,难免遭受挫折:历经千帆后,更渴望生命波澜不惊的安稳状态. 在风雨兼程的路上,愿我们以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