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独特“教育经”把学渣儿子送进哈佛,这位爸爸说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点

长久以来,在家庭教育中,妈妈一直是被认识是主要角色,但其实父亲的角色同样重要,许多优秀的父亲用自己独到的育儿经培养出了大家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其中的一位代表——王建军。

授权转自公众号:留学字典

早前,有一个中年大叔在网络上火了。但他走红的原因比较另类,不是靠搞笑恶搞、也不是靠吃播,而是靠“儿子”。

来美20余年,王建军成功地将两个儿子培养进美国的顶尖大学。尤其是二儿子王远,从成绩不及格,身体虚弱,性格自卑孤僻的孩子,奇迹般转化成——高中各科成绩全优,纽约州摔跤冠军,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的学霸。

那么他的成功秘笈究竟是什么呢?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

1

树立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王建军的家旁边有一个小山,据他所说,女儿王子墨每天早上都要上山锻炼,从8岁开始,每天重复上下35次。看起来平平淡淡的跑圈,精髓在于——到了山上要大声喊一句“我上来了!我能行!我肯定行!”晨练过后再去学校学习“这样的呼喊让我觉得学习时的精力更加充沛了”王子墨说道。

王爸爸解释道:“自信心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自信程度决定了学习时候的心态,越是自信,效率也会慢慢提高。”大喊的目的就是一种心理暗示,通过大声的说话方式增强自信心,使得自己的学习状态更好。

2

先有好习惯,再有好成绩

在他看来,好的学习法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还专门创立了一套高效的学习方法,从阅读到写作、演讲等多个方面提高孩子的成绩。

在王家,有特殊严谨的时间规定。“我们家人所有的手机都是放在门外台上的,9点一过都要上床睡觉。只有睡眠保证了,才能上课认真听讲。”

抓住难点、重点和疑点,而不是毫无目的去听课。提前预习,快速阅读,发现问题,具体的做法是——

  • 上课在25分钟内开动所有的脑子,在有限的专注时间里高效率学习;

  • 听不懂的先记住,下课后追问老师;

  • 回家后先和同学讨论,讨论是思考最好的办法,在互动中重温了知识。

“把作业做完考了100分,成不了学霸,但是把问题总结过后,就成学霸了。所以有了学习方法以后,腾出大量的时间干其他的事情,这就是学习之路。”

另外,从学渣到学霸有一个基础就是阅读,从小就要养成习惯,包括阅读写作和演讲。而他的方式,则是让儿子每天放学后写一写英文句子来回忆当日所学。在王爸爸看来,“演讲、阅读和写作就是为了交流、为了沟通。演讲就是知识输出的过程。

3

鼓励与支持,陪伴也少不了

王爸爸的学霸儿子

2016年10月,二儿子王远因为从学渣逆风翻盘成为学霸,考进哈佛,成为纽约州白人镇华裔家长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而王建军也成为当地华人家长争相讨教“教育经”的对象。

在一切背后,“体育”是王建军培养孩子的突破口。小时候的王远身体很虚弱、没有自信心,小时候练篮球,甚至创造了“全程没摸到球”的记录。对此,王建军并没有灰心让儿子放弃或是培养别的爱好,而是一直鼓励他积极参与,并且带着全家人去看每一场比赛。

渐渐地,在运动场上王远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在父母亲的坚持和激励下,王远用三、四年的时间达到纽约州的冠军。

“所有的小孩都有一个转折点,能不能抓住是一个技巧。”王建军是通过体育建立起自信心,鼓励与支持让他有了积极的心态,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4

培养孩子兴趣,尊重天性

不同于别的家长,王建军没有因为孩子学习的繁忙就让他们放弃自己的兴趣。 “艺术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这是关键。有的孩子想象力特别好,这个创意就是来自于艺术,包括乐器、声乐、绘画、棋类,不管哪一种爱上就行。”

而兴趣培养方式,有两种——与生俱来和后期引导。

谈及女儿爱唱歌这一点,王爸爸表示是女儿自己坚持的。“以前在家里随便地哼哼,突然感觉自己唱歌挺好的,就坚持下去了”。

除此之外,他还有意地去引导女儿学习小提琴。“听音乐会,小提琴听得多一点,到乐器行看各种各样的乐器,小提琴看得多一点。”父女约定好每天两个小时,一晃七年过去了。在遇到“瓶颈期”的时候,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陪伴女儿,检查女儿的练习程度。

所谓的“放手不管”,不过是转变一个方式,寓教于乐,以轻松互动的方式来督促孩子的成长。

5

转变心态,做个“懒父母”

在当今社会,为了孩子的成长,“包办父母”并不少见,而王建军却提出了——“做一个懒父母”的观点。在他们家,从来不会盯着孩子学习,也不会帮孩子做任何生活上的事情,一切由孩子独立完成。

但这里的“懒”并非不做事,而是不替代。在孩子的成长中,王建军总是处于“示弱”的一方,比如让孩子去问路、让孩子教自己读英语,都是精心地策划一个场景,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有机会去展示自己。把孩子推出去,让孩子去前线,而自己做后勤。

有的人是用眼睛盯着孩子,而我是用心,我知道我的孩子哪样不行。没有特异功能,而是用爱来养育孩子,真的能让孩子散养是不可能的,用一些小技巧来看着孩子,也不会累。”

在总结自己的“教育经”时,王建军说有的时候最基本的事情恰恰是我们最难做到也是最容易忽视的。每一个家长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考试机器”,在把孩子送进藤校之前,我们首先要确保的是他们成为快乐、健康和对生活有热情的人。

看了以上的教育模式,你是否已经取到经了呢?

本文参考资料来自公开新闻报道和网站消息,字典君原创编写

图文转自公众号:留学字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