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慎吾老师运用小柴胡汤的经验陈老精通中医...
相关推荐
-
(十一)小柴胡汤——胁痛,胆囊炎
113胁痛--赵明锐医案 尤某,女,50岁.患周身游走憋痛三年多了,但仍能支持一般家务,唯月经前较重.近一年多来日有发展,两胁部尤其疼的厉害,步履艰难,稍一行动即需家人扶持,咳嗽.吸气.翻身转倒疼的咬 ...
-
中医随读随摘笔记(一)
中医随读随摘笔记(一) 1.弦者,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具生发之气,应春,厲木,肝亦属木,故弦为肝脉. 少阳者,一阳也,应春,以寒热往来为特征,疟亦以寒热往来为特征,前人云,疟不离少阳,故疟脉自弦,然弦 ...
-
这15种立竿见影的方剂,老中医用了20年...
这15种立竿见影的方剂,老中医用了20年都不愿说的内部资料,肝脏不好的必看! 1.清肝排火:黄芩+栀子--龙胆泻肝汤 2.清肝明目:菊花+木贼+车前子--洗肝散 3.清肝熄风:羚羊角+钩藤--羚羊钩藤 ...
-
伤寒大家陈慎吾老师运用小柴胡汤的经验
湖南中医药大学 教授 伍楚雄 陈老精通中医内.妇.小儿各科,尤以中医内科为最.强调辨证论治,审证求因.但具体到治疗时,不论外感伤寒或内伤杂病,多从肝胆论治,本着<伤寒论>"上焦得 ...
-
陈慎吾老师运用小柴胡汤的经验
陈老精通中医内.妇.小儿各科,尤以中医内科为最.强调辨证论治,审证求因.但具体到治疗时,不论外感伤寒或内伤杂病,多从肝胆论治,本着<伤寒论>"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 ...
-
陈慎吾先生对柴胡剂的运用
杏林讲坛 公众号 陈慎吾(1898-1972),著名中医学家,<伤寒论>专家.福建闽侯人.陈慎吾一生治学<伤寒论>,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他崇尚仲景学说并以之指导临床.先生认为& ...
-
陈慎吾认为,张仲景确立的辨证论治法则,揭...
陈慎吾认为,张仲景确立的辨证论治法则,揭示了证.方.药三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从方药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有药无方只能治症,而不能治病:有方无药,不会随证化裁,则不能适应临床变化的需要,所以治病必须有方 ...
-
陈慎吾教授学术思想整理研究
陈慎吾教授为20世纪著名的老中医之一,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建校伊始之首任伤寒教研组组长.在20世纪的中医界,陈教授在伤寒论研究.临床研究.以及对中医事业发展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是很大的.因陈教授于文革后期 ...
-
陈慎吾伤寒论讲义:凡病阴阳自和者必自愈(58条)
凡病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原文]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征引] 魏荔彤:上三'若'字作"或'字看,下一'若'字作"当'字者. 山田宗俊:& ...
-
陈慎吾伤寒论讲义:麻黄汤证之一
麻黄汤证之一 [原文]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伤寒论第35条) [征引] 方有执: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即3条之体痛而详言也.前言恶寒,此言恶风,乃更互言之 ...
-
陈潮祖老师真武汤临症经验
20 世纪8O年代初,我有幸在成都中医学院聆听陈潮祖老师讲课,至今他那略带沙哑的声音仍在我耳边萦绕,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真武汤的临床应用是那样的自如,游刃有余,使我受益匪浅.现将其方应用粗略整理,以供 ...
-
陈慎吾
陈慎吾(1898-1972),名祖望,字绳武,号慎吾,业医后以号为名.著名中医学家,<伤寒论>专家.福建闽侯人.出生于世代书香门第,幼读经史子集,精于儒书.1916年考取北京大学经济系,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