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智慧高速(二):关于发展思路与实践思考

在交通强国和新基建政策加持下,各地智慧高速建设热潮已然开启,智慧高速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下梳理了两位专家对智慧高速公路建设的思考。

谈发展思路

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技术与网络安全处处长陈智宏认为,智慧高速有三个发展阶段,包括路网数字化/业务数字化、全方位交通感知网络、构建车路智能化应用体系与发展自动驾驶服务。在道路基础设施构建的时候,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演进性,需要一套基础设施支持当前业务运行和未来业务的演进。
在智慧交通发展思路上,他提出以下几点:

道路数字化的三个演进阶段

  • 路段试点:基于“新基建” 构建道路数字化;高速自身运营业务优化,如稽核、收费;引入车企,探索MaaS业务。

  • 干线扩展:引入商业实体形成商业价值样板;选取货运运输占比高的干线: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

  • 全国联网:商业复制,全国推广。

道路数字化的目的

道路数字化的目的是提供车路协同服务。
首先是安全方面的服务,比如匝道、隧道场景的预警功能,恶劣天气的预警,路侧警告等等;
其次是效率方面的服务,主要有三方面:
1.营运车服务,营运车是高速运输占比最高的车辆,也是高速智慧化收益最大的。如何形成成熟的共赢商业模式,是重要的探索方向。
2.动态信息服务,这部分可同步面向商用车和乘用车。
3.高级MaaS服务,比如车道级引导,这部分是未来自动驾驶的刚需。

高速数字化和智慧化升级的三个关键动作

第一,技术架构体系的统一。从架构上给出约束与建议,各业主、设备供应商、集成商按照统一架构进行建设,避免将来出现混乱,这样各路段与各运营主体之间就可以正常对接,未来的业务升级就可以平滑进行。
第二,产业发展和商业发展要融合,以商业促产业,以产业育商业。商业运营主体、建设主体、设备供应商、汽车制造商、各标准组织等,要形成一个产业共同体,要做到以商业促产业,以产业育商业。
第三,推进产业标准统一,促产业良性发展。智慧交通的发展非常复杂,涉及到交通、通信、汽车等多个行业。标准统一,各个子系统才能对接,整个系统才能保证稳定,整个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智慧高速需求

  • 超大规模全网统一业务系统架构;

  • 全天候大范围高精度道路交通传感网;

  • 面向车路协同的大容量低延时高可靠交通通信传输网;

  • 面向自动驾驶的高速公路网云控平台;

  • 大规模高并发道路视频AI分析;

  • 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性能保持与提升;

  • ETC系统升级完善及扩展应用;

  • 新一代出行服务系统。

智慧路网架构

智慧路网架构一般包括感知、通信、行业云、应用。感知包括视频、气象、雷达、交通流、健康状况等,通信包括骨干网与接入网等,行业云包括高精地图、行业专题图、数据汇聚、数据分析、在线服务等,应用包括收费、监测、应急、出行服务、车路协同、决策支持。

谈建设实践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机电与智慧交通所长关小杰在提到广东省智慧高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时指出,智慧交通建设宜做好“顶层设计”,以需求为核心,评估、论证各类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和适用范围,而不是用新技术堆砌高科技玩具。

国内高速公路三大系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关小杰认为,国内高速公路三大系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1.传统建设模式:智慧交通缺乏顶层设计。机电建设基本以路段为单位,与土建建设同步;缺乏从全路网角度,缺少自上而下、由近及远指导全路网智慧交通系统的顶层设计、建设和运营。
2.数据使用方式:前端不好用、后端用。前端:海量未结构化视频,占用大量存储空间;后端:异构数据,信息孤岛,数据无法利用;应用:缺乏算法和大数据分析、计算、挖掘能力。
3.服务意识:管理者思维、出行者思维。“平台思维、用户思维、数据思维”等“互联网+”思维缺乏。提供给公众的出行服务信息不够全面、及时,公众服务能力薄弱。
4.被动管理:安全、保畅压力大。对路网、事故、拥堵、救援、检测、道路设施等信息无法全面、自动化检测,无法及时获取;仍多依赖人工监控。导致路段管理、安全、保畅压力大。

广东智慧高速建设实践与思考

广东省作为交通运输部第一批试点省份之一,在《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的通知》中规定“路运一体化车路协同、北斗高精度定位综合应用、‘互联网+’路网综合服务”三个方向重点示范。广东省根据本省需求,又增加了“基础设施数字化、基于大数据的路网综合管理”两个方向。基于广东智慧高速建设实践,关小杰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走出“高速公路是最合适的车路协同试验场”的误区。从城市道路“建、管、养、运”实践经验来看,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技术可有效沉淀在高速场景,避免各地重复低水平试验。
2、通过促进重点地区的“先行先试”,带动智慧交通行业的整体发展,走出“一哄而上”的误区。正确评价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技术发展水平,慎重考虑自动驾驶专用道、车路协同示范段的建设。同时建议尽快建立相关的运营、监管机构和评价体系。
3、走出“鸡生蛋、蛋生鸡”的误区。针对目前车路协同如何落地的困境,不宜局限于狭义的LTE/NR-V2X专用设备,所有能够为司乘人员提供信息交互的设备都可以看做广义的车路协同,在传统的机电设施基础上,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和体验感。
4、走出“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慧交通”误区,车路协同仅仅是智慧交通的“子集”,不宜过度追求最新科技的“讲故事”而忽视了智慧交通的系统性。智慧交通建设宜做好“顶层设计”,以需求为核心,评估、论证各类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和适用范围,而不是用新技术堆砌高科技玩具。

5、传统“互联网+高速公路”机电设施系统结构和管理模式必将长期存在,对于存量道路改造和新建项目,业内应尽快明确高速公路智能化等级和建设标准。

(0)

相关推荐

  • 独家丨江苏五峰山建成首条智慧高速,躺平驾驶的日子是否不远了?

    在江苏省镇江市东侧,正谊枢纽和大港枢纽之间,一座横跨长江两岸的五峰山过江通道--五峰山智慧高速,刚刚成为国内首条建设完成的,支持自动驾驶车辆的智慧道路. 这条纵向跨越长江天堑的道路,预示驾驶环境的未来 ...

  • 条条大道通雄安 “四纵三横”路成网

    5月26日,无人机航拍京德高速一期文安洼特大桥跨赵王新河连续梁.河北日报记者耿辉 摄 5月26日,无人机航拍荣乌高速新线下穿京石城际铁路.河北日报记者耿辉 摄 5月29日,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重点建设 ...

  • 全国九个试点地区智慧公路最新进展汇总

    2018年2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的通知>,划定了北京.河北.吉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河南以及广东九个智慧公路试点地区:基础设施数字化.路 ...

  • 从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出发,看长三角越来越“通”

    1988年,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在上海诞生,自此拉开了上海乃至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大幕,亿万人的诗与远方就此开始. 1988年沪嘉高速通车仪式 4月6日上午 "沿着高速看中国&q ...

  • 专家谈智慧高速(三):关于建设难点及发展建议

    当新基建浪潮遇到"十四五"开局之年,智慧高速建设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除了近年来各省市的智慧公路试点建设,在相关的政策上也屡屡提及"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结合&quo ...

  • 专家谈智慧高速:存在问题及“十四五”建设重点

    热点聚焦 编者按:近日,2021全国智慧高速公路技术研讨会暨江苏五峰山未来高速现场会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公路学会主办,<中国交通信息化>杂志承办.在此次会议上,与会专家聚焦智慧高速建 ...

  • 车联网百家谈 | 智慧高速的雷视融合感知底座该怎么建?

    文章版权所有, 编者按:为推进车联网产业发展,特邀请业内专家学者共同建言献策,推出"车联网百家谈"系列.路侧感知系统能否提供可靠.精准的数据将成为实现智慧高速建设近远期目标的关键点 ...

  • 特约观察 | 谈智慧高速的定性目标与定量指标

    论智慧高速建设的多元思辨与转型创新(四) 文 / 广阳君 近年来,"智慧高速"逐渐成为行业热点与跨界焦点--即所谓"聪明的路",而刚刚过去的2020年被戏称为智 ...

  • 专家谈“智慧课堂”:核心是促进深度学习

    智慧课堂核心是促进深度学习 编者按 智慧课堂应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然而,目前一些课堂看似高技术,实际是披上信息化外衣的传统教学,甚至出现教师课堂花样"炫技"现象.如何用活. ...

  • 智慧高速建设与发展深度观察

    原文刊载于<中国交通信息化>杂志 2017年第12期 现在的高速公路越来越"智慧"了. 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司机可以通过手机APP.路况提示屏.定向广播等多种方式实时掌握 ...

  • 资深运维专家谈运维工程师的发展

    2013年4月的QCon北京会场上,两位在运维界打拼多年的技术男聚首专访间,就"运维人员的终极发展目标"这个话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他们是: 邵海杨(个人页面),网名"海洋 ...

  • 专家聚焦智慧高速、新基建、车路协同……

    数字交通基础设施如何推动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发展?新基建条件下如何推进智慧公路建设?在7月17日"车路智行-新基建.新交通专家研讨会(第二期)"上,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次会议 ...

  • 智慧高速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CEIC2021热点聚焦

    编者按:4月22日至23日,第二十三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暨技术产品展示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公路学会主办,<中国交通信息化>杂志承办. 在22日的主旨报告会上,新 ...